•     点击排行
  •   
  • 农产品何日主动迎挑战
  • 时间: 2003-02-19 08:22:0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国家信息中心    点击:
  • “尽快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引导农民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这样的呼吁、忠告不绝于耳。面对巨大的挑战,四川农业如何应对?

    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洋”农产品将逐步拥入国内市场,四川农产品遭遇冲击不可避免,传统农业处境将不妙。要站稳原有市场,跻身国际市场,谋求生存与发展,主动迎接挑战是当务之急。去年,四川省农业部门在“抓住机遇、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加强合作”的思路指引下,农产品出国门获益匪浅――100吨猕猴桃出口日本突破零记录,越来越多的川企加入到猪肉出口的行列,蔬菜鱼类出口继续增长,川茶首次登陆美国……佳音频传,让人们当初的担忧稍有缓解,信心在逐渐增强。与狼共舞不是不可能。

    据省农业厅有关人士介绍,截至去年底,有220多万美元的外资抢滩四川省的农业项目,为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外资项目管理良好,联合国粮农组织还将四川的项目实施情况拍成电视片在全球播放。同时四川省各地还先后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家农业部和外经贸部等取得广泛联系,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在项目推荐,招商引资上成绩斐然。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为四川省农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潜力,在涵盖了粮食、水果、茶叶、蔬菜、花卉、中药材、观光农业等多项领域内的项目已经受到了海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冷静地看待取得的成绩和市场现状,不难发现,一年来,四川省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绿色壁垒”,这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客观现象,无疑将面临挑战。我们只有针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组织的“条件”,迅速制定相应的措施,迎接挑战。如四川省启动了对动物源性食品残留控制的系统工程,在各市州和企业的努力下,冻肉和肠衣这两项传统大宗商品在经历波折后出口量继续增长;在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植物农残后,四川省的蔬菜、水果、茶叶和食用菌也重新回到了国际市场。

    有关人士指出,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让我们交了不少的学费,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让我们的生产出口企业提高了应对WTO的能力。据悉,国家农业部计划用5年时间,把专用小麦、高油大豆、专用玉米、棉花、“双低”油菜、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等11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集中到35个优势产区,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意谓着,新年伊始,一项旨在提高国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攻略正在展开。在11大出口优势产品中,四川有甜橙、“双低”油菜、棉花和牛羊肉四个品种入选。川南、攀南的甜橙,川西、川东、川中的“双低”油菜,遂宁、德阳、南充、资阳、眉山等地的棉花以及牛羊肉,均为四川省的“拳头”农产品,这样的发展战略与四川省农产品的产销方略是十分契合的。此次“国际攻略”的启动,其意义绝不仅限于这四种农产品,而将引领四川省所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