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3年宏观经济孕育全面复苏趋向
  • 时间: 2003-02-20 08:06:4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点击:
  •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预计,2003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超过7%,达到接近8%的水平,宏观经济运行将继续维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他同时认为,2002年很可能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逐步走出增速放缓运行趋势的拐点,今年则孕育着全面复苏的明显趋向。

    邱晓华是昨日在“华夏基金论坛暨2003年第一届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作上述预测的。他首先认为,2002年全年GDP增长达8%,比预期的要好,主要是在五个方面估计不足:对政府连续5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对经济增长条件的改善估计不足,对扩大内需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估计不足,对我国企业入世后的适应和竞争能力估计不足,对市场运行的内在活力估计不足,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前景估计不足。

    邱晓华主要从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政策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等三个方面预测2003年的经济增长。国际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003年美国、欧盟、日本的增长率将分别达3%、2%、1%,全球经济增长率将比2002年高0.6-0.7个百分点。而目前对战争的忧虑是影响投资者信心的因素。总体上,今年世界经济环境中,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方面会大于不利的方面。

    国内方面,宏观经济政策仍会相对稳定,促使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仍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政策仍将抓住结构调整、应对入世两个关键环节。同时,政府也会妥善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三个突出问题:就业与社会保障、市场秩序的整顿与规范、财政增收节支与农民增收减负等。另外,我国还会加快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业与农村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与作风、提高行政效率,以推动经济增长。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已不是问题,决定因素仍在需求上。投资需求方面,不论是国有投资还是外资,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民间投资则呈越来越活跃的态势。总体上看,投资增长对GDP的贡献将达3个百分点或略高。消费方面,农村消费有所好转,城市消费则稳中趋活,预计消费对GDP的贡献为4个百分点左右。出口方面,2003年不太可能继续保持去年20%出头的高增长率,出口会相对减弱,进口则会相对增强。总体上来看,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将高于7%,接近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