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从整一年天然橡胶市场的走势看,天然橡胶并未受到入世的冲击,相反2002年整年行情稳健地逐波上扬,是我国近五年来少有的牛市行情,就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而言,2002年市场交易价格创出1998年以来的新高,整年最高成交价10695元/吨,综合平均价8916元/吨,总成交量达到23万吨,成交金额20.6亿元,其中国标1#加权平均价8806元/吨,乳胶加权平均价6157元/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1278 元/吨和845 元/吨,从整年的行情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1、稳健、温和、逐波上扬
2002年1月乘2001年12月探至我国天然橡胶的新低后,就开始逐波往上盘升,特别是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从2001年12月18日成交的海南农垦国标1#6150元/吨之后,就开始缓慢盘升,到2002年1月31日国标1#成交价已升至6520元/吨,三月过后,海南农垦国标1#已稳稳站在7415元/吨以上,五月突破8000元/吨,六月突破9000元/吨,八月上涨到10000元/吨,九月上涨至2002年最高点10650元/吨,四季度海南农垦国标1#基本在10200元/吨以上盘整,全国主销区天然橡胶的走势基本与海南农垦电子交易中心雷同,从6500元/吨的低点盘升到11000元/吨。
2、高位盘整时间较长
2002年我国天然橡胶行情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位盘整,从2001年12月31日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的2002年天然橡胶进口税增长8%后,2002年1月7日全国天然橡胶普遍上涨,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市场一改2001年整年的下跌趋势,开始进入2002年牛市行情,尽管全国需求量回暖,但从2月底至五月初,价格徘徊在 7000元/吨――8000元/吨,经过四个月的盘后,6月、7月、8月价格开始稳步上扬,突破10000元/吨大关,9月18日上扬至10650元/吨后,进入10100元/吨至10500元/吨之间四个月的高价位盘整期,期间需求较旺,全国各地客商纷纷云集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市场竞相竞价购买橡胶。全国主销区也维持在10500元/吨至11000元/吨之间,产品库存少,生产商和销售商基本是以需进货,因此主销区价格波动变化不大。
3、国内国际天然橡胶的生产和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是今年行情上涨的基础
2002年国内国际天然橡胶的上涨行情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产生的,从理论上应没有此波的牛市行情,但从国际生产情况和国内国际相关政策看,有他的上涨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家计委出台包括严格加工贸易管理、堵住走私进口、降低橡胶农业特产税等政策的扶持。2001年12月30日海关总署公布2002年天然橡胶进口关税,比2001年关税提高了8%,导致2002年1月国内天然橡胶探底后,开始2002年牛市行情,接着国家计委将2002年的配额保持在2001年的水平,并将配延迟到4月30日才发放出去,致使国内胶价继续上涨,5月突破8000元/吨;在橡胶产品下游企业方面,国家继续执行出口优惠政策,加上国家对汽车消费政策的倾斜和引导,加大了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2)东南亚天然橡胶的减产和相关的扶持政策实施,为国际天然橡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3月、4月和5月东南亚气候出现反常现象,连续的干旱气候影响,东南亚各国推迟天然橡胶生产,原本要通过政府计划减产10%的产量,反常的气候得已实现,致使国际胶价在3月开始上涨,特别是在7、8、9月东南亚遭受暴风雨袭击,使东南亚天然橡胶的减产已成定局,如泰国就减产30万吨。另一方面,在减产的情况下,东南亚泰、尼、马三国实行限制出口政策,使国际胶价能在较好的价位上。3)虽然“9.11”事件后世界经济进入低迷,但2002年美汽车行业采取零贷款消费政策,使得2002年汽车消费比2001年增长,成为美国2002年两大经济亮点之一,同时也拉动日、欧汽车生产行业,刺激了国际天然橡胶的需求,二、三季度中国和欧美橡胶企业进入东南亚采购橡胶,使东南亚橡胶价格狂长,最高达到927.1美金/吨,进入四季度基本横盘在800―850美金/吨之间。
4、消费需求和期货相互作用,助长今年行情的延续
由于国际和中国的汽车消费在2002年成为经济的亮点,带动了对天然橡胶的需求,特别是中国经济8%的高速发展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因此,进入2002年4―6月中国橡胶购货商纷纷到东南亚购货,拉动了国际胶价。以泰国RSS3为例,从2002年4月1日的676.9美金/吨,涨到6月21日910.7美金/吨,国内在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各橡胶制造商也纷纷到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购货,致使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国标1#价格从2002年4月1日的7800元/吨,到6月30日的9516元/吨,此后,在需求的推动下,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国标1#价格逐波推高,9月达到了最高价格10650元/吨,期间国际和国内期货取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002年1―6月国际国内期货的当月合约价格与海南农垦的现货销售价格倒挂,现货加升水仍高于当月期货合约结算价格200元/吨,进入8月当海南农垦的销售价格突破10000元/吨,上涨至10100元/吨时,海南农垦的销售价格出现上涨乏力现象,此时国内和东京期货出现大幅上涨,国内当月合约期货涨至10350元/吨,国际当月合约期货涨至112日元/公斤,使海南农垦橡胶销售价格得以继续上涨,9月突破10500元/吨,最高达到10650元/吨,10月国内当月合约期货涨至最高价10850元/吨,国际当月合约期货涨至最高价120日元/公斤。随后,国内国际期货在较高的价位盘整,支撑着海南农垦橡胶在10100元/吨―10500元/吨之间4个多月的盘整。
5、东南亚现货市场市场直接影响国内市场
从2002年天然橡胶整年行情走势看,在关键的时间窗和趋势点位上,东南亚现货市场市场始终预先于国内市场,并直接影响国内市场走势。以泰国RSS3为例,2002年1月7日跌至最低价513.7美元/吨后,泰国RSS3在国际需求和东南亚政策的影响下,开始逐波上扬,到了9月10日,泰国RSS3涨至922.7美元/吨,与最低价相比增涨80%,接着泰国RSS3进入4个多月的横盘整理;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在1月28日也跌到最低价6340元/吨,比泰国市场晚11天,最高价位是在9月18日,达到10650元/吨,比泰国市场晚8天,与最低价相比增涨68%,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国内主销区的走势与泰国RSS3基本一致,但对市场的反映时间却比东南亚晚。因此,虽然我国对天然橡胶进口仍进行关税和配额管理,但由于我国已入世,并已成为第一大进口国和消费大国,所以2002年国际市场行情对我国的影响是直接的。
2002年我国天然橡胶的牛市行情已成为历史,展望2003年,影响我国天然橡胶有以下几方面:
1、2003年的进口配额的影响。2003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配额为85万吨,对我国天然橡胶市场至少产生以下影响。1)供需趋于平衡的格局被打破。经过2001年的深幅下跌,国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跌到历史新低6150元/吨,国际胶价也跌至三十年新低474美元/吨。由于天然橡胶和合成胶价格较低,促使国际国内橡胶企业加大生产,国际出现零库存生产,国内轮胎业出口也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截止2001年底国际生产天然橡胶724万吨,消费天然橡胶702万吨,库存减少至68万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橡胶生产大国为了扭转橡胶价格下滑趋势,三国联合成立国际三方橡胶公司,并协定三国在原生产和出口量基础上减少4%和10%。我国也在政策上给以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扶持,2002年进口配额保持2001年的水平,关税提高8个百分点,在配额发放上比2001年延迟一个多月,海关上对来料加工实行“三核制”,致使国内天然橡胶产品出现少有的供应相对不足,促使2002年天然橡胶行情上涨。然而国家计委公布2003年配额85万吨,即使将国内需求增长从6.8%(国际橡胶研究组织预测)提高到13%,也无法消化完2003年的供给量。2)国产胶与进口胶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天然橡胶生产1996年仅40.3万吨,到2001年达到50万吨,增长24.06%,平均每年增长4.01%;而进口胶方面1996年进口量55.3万吨,到2001年达到98.4万吨,增长77.93%,平均每年增长12.99%比国内平均每年增长高出8.98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说明国产胶与进口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1996年―2001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统计看,消费需求量每年大约增长8%左右,比国际平均年消费需求量高1.7%,以此计算2003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需求量将达到136万吨。以2001年的进口结构看,98万吨的进口胶中,一般贸易占30.48%,进料加工贸易占49.84%,保税转口贸易占8.79%,其他占10.87%,2003年我国天然橡胶供应量将达到160万吨以上,供大于需求至少25万吨。当然中国2003年需求的增加和进口配额的增加对国际天然橡胶生产国是一件好事,但未必能拉动国际胶价,因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制品厂家纷纷到我国投资办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国产胶市场压力,自然也削弱了投资国的生产需求,同时欧美日的经济从三季度的情况看2003年也难有起色。世界天然橡胶的生产从1996年―2001年看总体上是增长的,但资源增长始终小于消费需求,加上全球天然胶库存仅有四个星期的消费量,新增资源既要补足必要的库存,又要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从全球看,紧缺不可避免。但由于进口配额增加,我国天然橡胶市场将面临新的压力。
2、2003年天然橡胶进口配额关税保持2002年的水平
2003年1月初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2003年的进口关税细则了解到,2003年天然橡胶一般贸易配额内的进口关税为20%,配额外的为40%,与2002年天然橡胶进关税政策一致。从关税政策看,可以预计国家在2006年以前对国产胶和天然橡胶市场扶持的态势不会改变。
3、美、欧、日经济趋向
2002年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复苏,但不确定性依然十分突出。由于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欧日经济不景气上升,而欧日经济的弱化,反过来又延缓美国经济增速,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已成定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7%,其中发达国家总体增长分别为2.5%,美国为2.6%,欧元区为2.3%,日本可能增长1.1%。发展中国家为5.2%,其中亚洲新兴经济体为4.9%,拉美为3.0%,中东欧为3.8%,非洲为4.2%。另据世界银行预测,2003年全球GDP增长率将为2.5%,2003年高收入国家的增长率预计为2.1%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率可达3.9%。
从2002年美国汽车销售看,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各大汽车生产商采取免息贷款或免息分期贷款和降价政策,促使消费者提前消费,8月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是美国历史以来第二个高的销售量,按年率计算为1870万辆,但到10月汽车销售量大幅下降,为过去4年的最低水平,按年率计算为1550万辆,11月继续下降,同比下降了13%。由于美国各大汽车生产商2002年纷纷亏损,免息贷款或免息分期贷款和降价政策难于维续,因此2003年的美国汽车业难有起色。
4、东南亚经济及其天然橡胶的生产和政策
东南亚各国经济增长从去年的2%上升到今年的3%―4%,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复苏,成为今年世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在橡胶政策方面将继续联合实行减产和限制出口策略,以维护世界橡胶市场,同时为了稳定东南亚橡胶生产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2003年国内国际天然橡胶的基本面趋好,但考虑欧美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对天然橡胶需求的减弱,特别是国内国际轮胎价格仍保持在2001年的水平,可以预计2003年我国天然橡胶价格将维持在2002年底的水平,由于去年底胶价已居一定的高位,对2003年胶价上涨的奢望不宜过大,很可能是一个调整年。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我国天然橡胶市场2002年盘点和2003年展望
- 时间: 2003-02-20 08:31:4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信息部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