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天胶疯涨累及下游企业
  • 时间: 2003-02-28 09:14:19    作者: 康凯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
  • 自去年以来,国内天然胶(NR,下同)市场价格一路扶摇直上,进入新年后势头不减,现货价格已突破12000元/吨,至今上涨1倍有余,创5年来的新高,本轮涨幅为历史罕见,其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已引起各方关注。天胶价格为何暴涨?其原因有三:

    一是全球NR资源紧张。1998年的金融危机使亚洲NR价格下跌了40-50%,最低曾达500美元/吨,因此NR价格存在合理回归的普遍要求。2002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三大产胶国落实减产计划,导致全球NR产量缩减,国际胶价最高达到1000美元/吨。虽然全球经济尚未明显复苏,但美、中、日、欧等主要用胶国和用胶地区的需求未有显著缩减,由此导致NR存量大幅减少。据权威机构预测,全球NR库存大幅下降,仅为正常库存的1/3,已到了极限。

    二是国内需求旺盛。国内NR产量限于405-500千吨,而需求消费量预计2003年扩张至1500-1600千吨,2005年则达到2450千吨,NR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关税方面,加入WTO后,虽然从25%调低到20%,但此前我国NR进口实际执行的是优惠税率12%,进口关税事实上是提升了,增加了NR的进口成本。

    三是上海期货市场NR交易日趋活跃。由于国内对进口胶实行较高关税,致使国产胶现货胶价、沪胶期价始终维持对进口胶进口成本贴水态势,并由此而拓展了国内胶市胶价、沪胶期价的上涨空间。自2002年5月起沪胶受国际胶市上涨而联动走强,量仓规模不断拓展,反过来沪胶交易规模拓展又受到了国际国内胶市供需好转的有力支持。整体而言,不断上涨的胶价为沪胶吸引投资投机资金、套保套利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尽管过高的价格会抑制下游的消费需求,期间可能有小幅下探,但是鉴于资源的紧缺和消费的高涨,预计2003年NR价格仍将持续坚挺,最低将保持在10000元/吨以上的水平波动。

    此外,由于NR与合成胶在某些产品上可以互为替代使用,因此当NR供给紧张或价格趋涨时,合成胶则会用量上升,两者存在互补性。而合成胶是石化类产品,石油价格的变化会也严重影响合成胶的价格。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受原料苯乙烯和丁二烯价格的上涨影响,丁苯橡胶(SBR)和顺丁橡胶(BR)的价格则水涨船高,表现突出。

    橡胶价格的大幅上涨,令下游企业不堪重负。从2002年统计结果来看,虽然橡胶业经济形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很大增长,但在NR涨价后的11月起,全行业经济状况开始恶化,全行业11月仅增长2.27%,主要子行业增长率变为负值,11月的情况可能真实反映了企业库存橡胶已用完,开始从市场上购入高价NR后的情形。

    涉及到上市公司的主要有4家轮胎生产企业、1家胶鞋生产企业(含轮胎)和1家制品加工企业。由于生产的轮胎品种各不相同,所耗用的胶料以及NR所占比例也有较大的差异,要精确估计NR价格上涨对利润的影响是及其困难的,并且NR的价格也可能从目前的天价下降到合理水平,所以表中的结果是在若干假设下做出的,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结果也仅供参考。

    假设如下:

    1、2002年NR平均价为9000元,预计2003年均价为涨幅为30%即11700元/吨。

    2、考虑到产品竞争激烈,产品提价而将压力转移到下游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主营收入保持不变。

    3、未考虑2003年各企业新建和扩建生产线,而这将会导致主营收入和成本的增长。

    4、全钢载重胎和斜交胎耗用NR量大,轿车子午胎耗用量相对较小,但平均计算。

    5、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9%,胶料的成本占原材料成本的50%计,其中NR占胶料成本的60%计,即NR占总成本的21%。

    6、青岛双星按轮胎企业考虑。

    7、时代新材(600458)胶料成本占原材料成本约16%,假设全部使用NR。

    8、主营成本增加额近似当作净利润减少额计算,不考虑税收的影响。

    从中可看出,轮胎橡胶(600623)规模最大,相应地主营成本绝对额上升也最大,但每股收益受影响最大的反而是黔轮胎(000589),桦林轮胎(600182)预计2002年业绩亏损,成本上涨更是雪上加霜。时代新材(600458)因胶料成本所占比重较小,对业绩影响也很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