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沪胶304、305、306合约10%的扩跌停板在尾市被打开,至此沪胶连续数日的单边跌停走势告一段落。回顾本轮天胶大起大落的走势,市场各方无不有经历一场火与冰的洗礼的感慨。今年是期货市场的“新品种”年,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在郑交所上市后,还有玉米、棉花、燃料油等品种将在大商所、上海期交所上市。因此,如何化解这次天然橡胶暴涨暴跌所造成的市场风险成了市场各方关注的话题。
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期货界人士。东银期货副总经理刘仲元认为:周四沪胶各品种虽然跌幅较大,但都成功地打开跌停板,根据交易所规则,周五各合约将恢复正常的3%涨停板幅度。这就意味着本次天胶的危机已经得到初步化解,风险警报暂告解除。细析本次天胶风波,上海期交所没有采取协议平仓的措施,而是采取了在停牌一天后,扩大涨跌停板的幅度,提高保证金继续交易的措施,这一措施的出发点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交易机制让市场自身来解决危机,应该说这一举措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其市场效果也是明显的。刘仲元还说,此前天胶101合约由于采取了强制平仓,诱发了此后近两年天胶市场的低迷,这说明按规则进行协议平仓并不一定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途径。对于天胶市场的后市,他认为这还取 决于基本面和盘面多空力量的对比,但无论如何要绷紧风险这根弦,由于天然橡胶这个品种的特殊性,其波动幅度较大,投资者入市要相当谨慎。
深圳中期的专家却对此次采取扩大涨跌停板的幅度,提高保证金继续交易的措施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此次天胶主力利用规则进行操作并无不妥,而在各方力量的掣肘下,出台了不同于以往的规则,将可能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系统风险。
经过昨日盘中的多空较量,本次天胶市场的风波可以说暂告缓解,但行情要想恢复,还要进一步的休养生息。天胶风波无疑给投资者上了一堂期货市场的风险课,也给今年即将上市的新品种提供了生动的风险控制教材和有益的警示。
小资料
假设4月3日买入1手天胶多单,以6月合约4月3日最高点16195元/吨计算,至周四收盘结算价12745元/吨,跌幅达3450元/吨,至今浮动亏损额达到17250元/吨,4月3日经纪公司收取的维持保证金为9%(经纪公司在交易所6%基础上提高三个百分点),沪胶持仓保证金应该为7288元/吨, 以此计算,仅短短四个交易日保证金将透支近万元,亏损幅度可达到220%。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绷紧风险这根弦市场人士评说近期天胶风波
- 时间: 2003-04-11 08:28:40 作者: 南方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