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创新体制是垦区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 时间: 2003-04-14 08:22:57    作者: 红田农场 赖泳章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十六大报告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对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总要求。结合我们海南垦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创新体制是垦区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创新场级领导班子的管理体制。

    要创造一种新的场级领导班子管理体制,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应该是管资产、管资金、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力和责任相平衡的体制。为什么我们农垦自营经济发展那么好、那么快,就是因为它适应海南农垦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海南农垦分散作业的特点,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我们能否在取得现有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管理国有资产的体制,也像职工发展自营经济那样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比如说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把农场所有负债都像三亚木材厂那样实行债转股,然后让全部农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实行场长、书记自由选择组合,让厂长和书记合为一个主体,参加实行差额(至少三组以上)竞聘的选举,竞聘内容应该包括工人工资在你的任期范围内能够拿到多少、上缴利润多少、偿还债务多少(即债转股的上交国家股红多少)等等。新组阁的场领导班子成员,可在现有科级以上的干部中选聘,现任副场(厂)以上的场领导,如果在本次场长、书记竞选中没选上,又没有进入新组阁场领导班子,则进入后备干部库,工资待遇不变,可参加下一任的竞选或进入下一任的班子组阁。在这种体制下,农垦总局只向农场派一个人参与日常管理,这个人就是纪检书记兼工会主席,让他代表总局国有资产的监管和工人利益的维护。

    其次是创新财务管理体制。

    在新的财务管理体制中,要从农垦总局派遣一个人任财务科长,工资由总局发放。在全垦区内推行会计委派制,由总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以“零户统管”为模式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取消各单位的银行帐户,所有单位的资金全部都放在核算中心的统一帐户上,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资金实行“分帐核算”,并实行工资统一发放,所有职工的工资凭存折可到银行直接领取。各单位由财务科长负责日常支出的报帐,实行收、支两条线,其支出都必须通过基本户集中办理,核算由“暗箱操作”变“阳光作业”,即给职工一个明白,也还领导一个清白,这样就可以坚决杜绝做假帐,坚决杜绝拖欠职工工资以及工资被挪用,有利于检查、监督各场长、书记履行竞选时所有的承诺。

    三是创新橡胶监管体制。

    在实行场长、书记组合竞聘的管理体制中,对橡胶的监管就显得更为重要,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橡胶监督机制,避免短期行为。农垦总局可向每一个农场派遣植保科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监测橡胶树的保养和发展后劲。同时聘请一批老厂长、老书记作为监督专员,特派到各场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循环式的检查、督察,负责监督植保科长履行职责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他们不称职,就地开除公职,降为普通职工,永不录用。

    四是创新激励体制。

    要创立一种新奖励体制,可试行年薪制,场领导的工资标准可为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10倍甚至20倍,其奖金则可以按其完成核准的利润数超过部分的一定比例提发。这样让有能力、贡献大的场长、书记,每年收入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元,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让场长、书记们像在发展自己的自营经济那样经营农场。

    五是创新考核体制。

    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这套核算指标也应该是竞选中必须涉及到的各项指标,即要制定出一套经营、管理、分配、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提高工人待遇,精神文明建设等项目齐全的竞选考核指标体系,实行量化考核。每年年终总结,就是年终考核,考核不合格就地免职,保留原有的待遇且可参加下一任场领导班子的组阁或参加隔一年度的竞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干部能上能下,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机制下的用人体制。再者,为了实现这种新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总局机关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不要过多地去约束场长、书记开展日常工作,总局机关的工作要把为场长、书记提供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

    六是创新投资环境体制。

    垦区的发展离不开三大块,一块是所谓的主业――橡胶;一块是自营经济――高效热带农业和养殖业;另一块是工商业。橡胶业的投资基本上是国有成份,没有什么活力。工商业和自营经济则存在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工商业普遍存在亏损,自营经济产品也经常受到价格不稳定的影响等。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靠创新投资环境体制来实现。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动器”、“催化剂”。环境也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也是发展后劲。我们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要好好地利用加入WTO后的资本市场,要创新一种让别人发财、让自己发展的投资环境新体制,使更多的1+1大于2甚至大于3的事情在我们垦区到处开花结果。如对橡胶的投资,能否以股份制的形式吸收一些职工的资金投入,并由职工自己管理,将来收益则按约定股份分红,这样既能充分吸收民间资本,又能调动职工管理的积极性。据我了解,农业银行设在农场场部的好几个营业所,一宣布撤销,马上就少了几千万元的存款,这充分说明我们一个农场的职工存款已达到了几千万元,如果有一种好的投资体制,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这种股份制形式的橡胶投资肯定行得通,必将带动我们橡胶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在招商引资方面,对能够引进资金的人员实行重奖。

    七是创新农场二级企业的管理体制。

    将农场的二级企业(公司)彻底开放,推向市场,做到产权清晰,职责明确,使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把二级企业的财产折价卖给公司,由职工入股购买经营,实行国有资产完全退出,使二级企业完全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全新经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