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天胶风波凸现期市困境
  • 时间: 2003-04-14 08:47:51    作者: 许峻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点击:
  • 近日,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出现单边市,部分合约暂停交易一天,至昨日风险才有效化解。此番天胶的风波,在显示期货高风险特性的同时,也再次凸现出中国期货市场缺乏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品种的困境。

    天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崛起的期货品种,今年以来,天胶期价一路上扬,主力合约从年初11000元的水平,上升到15000元以上,6月合约在暴跌前一天更是创下了16195元的天价。与此同时,天胶持仓量也不断增加,4月3日,天胶各合约持仓总量达317864手,创该品种的天量,其中,6月一个合约持仓量即达174422手。

    应该说,天胶本身就是一个波动十分剧烈的品种,而基于国内外胶市基本面的紧张状况,天胶期价的上扬有其合理之处,并得到了现货界和期货界的认可。但是,过快的上涨,加上持仓量的居高不下,无疑也将市场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粗略计算,天胶30多万手的持仓量,对应着150多万吨的现货量,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天胶消耗量;天胶期货直接冻结的保证金达十几亿元,对于一个小品种来说,这里的风险确实太大了。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天胶期货的这次"倒春寒",对正在恢复中的期货市场,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客观地讲,天胶风波源于环境因素------期市缺少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品种。近两年来,期货市场恢复性增长,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资金的参与。但是,中国期市仍然处于品种过少,特别是大品种过少的困境中,近5年来的第一个新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刚刚于3月28日上市,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进行期货投资和套期保值的需要。这样,过多的资金追逐过少的品种,其结果必然是多空对峙,风险剧增。

    从历史来看,令中国期货市场背上过度投机恶名的肇事者,多半也是小品种,如胶合板、红小豆、豆粕、天然橡胶、棕榈油、咖啡等,"小池塘"里放进了"大鱼",当然会累积巨大的风险,甚至闹出不小的事端。

    好在从多方传出的信息表明,玉米、棉花等大宗商品的期货,有望今年推出。如果这些大品种成功上市,那么,无疑将分流期货市场上过于集中的资金,大大缓解目前各个小品种所面对的投机压力。此外,市场人士建议,还可以在培育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方面再作些努力,通过引进国内外的大机构和行业龙头,为市场导入稳定力量,改善市场主体的结构,抑制过度投机。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是,多年积弱的市场仍然较为脆弱,发展的道路上也难免曲折,这中间,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多加努力,共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