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胶自15日探低遇撑后,16日展开强劲反弹,17日冲高遇阻,成交量同步放大,持仓量维持在20万手上下波动,显示市场仍较为活跃。
笔者认为,沪胶后市受制于诸多利多利空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线保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利多因素有:
中胶协申请加入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将增强国内外胶市的联动效应;
商务部对原产于俄、韩、日等国的丁苯橡胶采取反倾销措施促使胶价反弹;
沪胶与周边胶市关系已由前期的升水逆转为贴水,下跌空间缩减,上涨空间扩增;
沪胶盘面交易已由空强多弱逆转为多强空弱。
由于沪胶已在短期内经历过大幅下跌,空方能量得以充分释放,目前利多因素对其走势的作用显得非常敏感。
1.中胶协申请加入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将增强国内外胶市的联动效应。中胶协一旦成为该组织成员,将可参与国际橡胶市场的重大决策,并使我国获得协商胶价、产量、进出口量等关键问题的机会。
2.商务部对原产于俄、韩、日等国的丁苯橡胶采取反倾销措施促使胶价反弹。对于国外进口廉价合成胶采取反倾销措施,将促使国内合成胶市场价格上涨。考虑到合成胶与天然胶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沪胶受此利多因素作用而探低反弹也在情理之中。
3.沪胶与周边胶市关系已由前期的升水逆转为贴水,下跌空间缩减,上涨空间扩增。按照泰胶97美分/公斤、销区TOCOM4月合约期价123日元/公斤推算,源于国际产销区胶市的进口胶进口成本分别为12077元/吨、12815元/吨。国内琼滇传统产区胶市胶价分别为12000元/吨、13000元/吨。而目前沪胶除近期合约RU306合约期价略高于12000元/吨以外,其余合约期价均低于12000元/吨,沪胶对国际国内产销区胶价均呈现贴水态势。由此导致沪胶下跌动力不断减弱,上涨动力则逐渐增强。
4.沪胶盘面交易已由空强多弱逆转为多强空弱。沪胶连续暴跌后,总持仓已由4月3日的近32万手大幅缩减至4月15日的18手,大量沉淀资金开始撤离,源于多头主动回吐而产生的下跌能量已得以显著释放。目前,沪胶总持仓由15日的18万手急剧扩增至16日的20万手,这反映出多方增量资金吸纳力度应强于空方的打压力度。
利空因素有:
国际胶市产胶淡季即将结束,产胶旺季即将开始;
产胶国胶源出口政策将偏空方向转换;
国内胶市停割结束而进入割胶季节;
沪胶实盘压力依然沉重。
但随着本周期价的不断反弹,沪胶期价在受到上述利多因素支撑的同时,还同时受到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
1.国际胶市产胶淡季即将结束,产胶旺季即将开始。自4月中旬,泰、印尼、马等三大产胶国结束产胶淡季,开始产胶旺季,产胶量将出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现货压力将渐趋沉重,现货胶价回落势在难免。
2.产胶国胶源出口政策将偏空方向转换。泰国将不再缩减天胶产量和出口量,出口值增幅将达到8%。同时自去年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框架协议以来,中泰双方自由贸易谈判已进入关键时期,如果谈判成功,则包括天胶在内的受益商品将大幅缩减关税。
另外印尼也将扩增天胶出口规模,印尼政府表示,印尼今年将不再缩减天胶产量和出口量,并计划明年对华出口天胶规模扩展至20-30万吨。
在胶价维持中长期强势的背景下,马来西亚胶农已缩减棕榈油种植面积,扩展天胶种植面积。
整体而言,由于胶价上涨导致天胶种植效益改善,产胶国天胶产量、出口量将逆转缩减趋势,由此会对胶价产生压制作用。
3.国内胶市停割结束而进入割胶季节。3-4月国内琼滇产区随着纬度的变化而陆续结束停割,并进入割胶季节。现货压力的加重,将使沪胶举步维艰。
4.沪胶实盘压力依然沉重。由于前期沪胶对周边胶市呈现升水,致使沪胶库存量、实盘逐周递增并迭创新高,截至4月10日,库存量、实盘分别达到76275吨、65040吨,值得注意的是,沪胶大幅暴跌并未导致沪胶库存量、实盘量转增为减,因此实盘压力仍将成为沪胶走势的重要压制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虽然受制于诸多利多因素作用,沪胶已探低遇撑并展开反弹。但随着沪胶不断走强,利空因素作用又将逐渐显现。因此,大盘近期保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沪胶上难下亦难
- 时间: 2003-04-18 08:28:20 作者: 施海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