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南吕农场经济发展读解之一
  • 时间: 2003-04-18 08:53:37    作者: 王锡鹏 梁云祥 吴忠昭 陈修中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经营:裁锦雕玉春满楼

    羊年开春,记者在南吕农场采访,获悉一组最新数字:2002年经营实际亏损33.2万元,比省农垦总局规定指标减亏114.4万元,与2001年对比减亏230.1万元;吨干胶直接成本4730,比局定指标减少380元;管理费用净额140.7万元,比局定指标减少6.2万元。上缴国家税利144.4万元。与“三项指标”相对照,这个海南垦区特困企业距扭亏为盈只差一步之遥。小农场、贫困企业经营有没有“戏”场长许美洪回答记者:肯定有“戏”。采访中,关于企业经营记者与他就这样打开了话匣子。

    海南垦区的国有农场以橡胶立场。南吕农场原本是个谷物生产单位,办场初衷正是要发展橡胶生产。1966年,周边7个自然村并进该场,由于坚持植胶不止,至2002年,其中4个自然村已逐步成为橡胶生产队。现在,全场21个基层生产队中,17个队经营橡胶,另有1个水果队,以及3个水稻生产队。全场土地已开垦完毕,计有2.07万亩橡胶,总计开割树38万株;中小苗仅600多亩。人们都知晓海南垦区有“橡胶丰,收入足”之说。那么,近几年来,南吕人怎样弥补“橡胶先天不足”许美洪与党委书记林琼香对记者说:聪明者做思想的主人,资源有限,事在人为。他们精心经营着“无限商机”。以2002年为例,生产干胶1266吨,比上年度增产230吨,增幅22.2%;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818万元,与上年同比增加304万元;含自营经济,职工劳均收入1.02万元,同比提高16%,其中自营经济占总收入67.1%。呈逐年攀高态势。近几年其经营要诀可用“套牢橡胶,扩大瓜菜,发展水果,加大养殖,悉心运筹,决胜市场”来概括。南吕场领导在施行“抓一揽二”韬略。推行橡胶经营改革,注重精管,鼓励增产增收。多年来,南吕场领导鼎力改变旧的经营体制,积极推行各种改革试点,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002年,在开割树定产承包的基础上,把按岗定产超产奖励改为按岗定产加定价,当月按实际完成量及单价结算兑现,并把技术等级奖、竞赛达标奖按月兑现到岗位。对新定植小苗则实行股份制经营,即农场出土地、种苗,职工出劳力、负责管理,开割后按投入比例分成;或由农场划分土地,职工承包全程负责定植、抚管,开割时由农场收回经营,逐步向建立以职工家庭经营为主的大农业双层经营方式延伸。因而鼓舞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十四队近年来开割树每年株施专用肥2公斤,优质肥23公斤,盖草25公斤,以年增产干胶20%以上的幅度,获得五连冠“先进生产队”称号。2002年计完成干胶71.2吨,占年计划136.9%。全场割胶队个个超额完成生产计划指标。

    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调优调精,强力出击市场。据统计,目前南吕农场的农牧业、养殖业年收入已超过橡胶业年总产值。其产值占有率的大小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从中窥见了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否。南吕人调整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强调结合本地资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要求人尽所能,地尽所力,技尽所施。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场领导从建立企业大农业布局着手,细描具有南吕特色的经济板块。一是水稻生产,计有面积2100亩,早在1995年已通过引种生产“金鲤牌”优质香丝苗米,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值。二是水果生产,种植面积3000多亩,2002年起,投产面积1500多亩。主要为高效农业品种系列,诸如荔枝、龙眼、“南吕红橙”等。三是反季节瓜菜生产,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瞄准内地大都市消费市场,适时组织瓜菜北上,增加职工的实际收入。南吕人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时,侧重于改变过去凡事由企业经营的一统局面,鼓励职工以自营为主,将往年由企业经营的老果园逐步进行拍卖,或以租赁经营方式使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截止2002年底,职工自营果园面积已占果园总面积90%。反季节瓜菜生产则完全由农户自主经营,农场给予技术与信息指导,着力编织营销网络,避免因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与市场流通不畅造成损失。荔枝等水果及反季节瓜菜生产成了职工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筹码。2002年果、菜生产经济收入占职工自营收入78%。使南吕的产业结构调整获得新突破。同时,为企业建立以职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做了扎实的铺垫。推进职工养殖项目,培育龙头,扶持特色产业。根据农场水田面积广、区域水源丰富的特点,场领导要求职工因地制宜经营好养殖业。2002年,农场总计投入贴息贷款50万元。作为示范,农场贷款2万元扶持二十队养鸭大户王正山。目前,王正山已引进3个优良品种,放养产蛋母鸭达2600多只,所产“双黄蛋”行销市场,年鸭、鱼总产值近14万元。一大批养殖专业户羽翼渐丰。博白黑猪、绿头野鸭、七彩山鸡、绿潮乳鸽,已成为职工养殖业的主打品种。优质肉、禽、蛋是职工家庭的一大经济来源。据统计,2002年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户已占全场职工户数的92%。劳均种植面积6.4亩;禽畜年饲养量达24万只(头),产肉834吨;产鲜蛋量185吨,淡水养殖产鱼98吨。纯收入总额为891万元,比上年增加130万元,增长17%;劳均纯收入6654元,比上年增加997元,增长17%。

    记者认为,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南吕人的创新意识与品牌意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经引进培育而叫响市场的“南吕红橙”,以其皮薄光滑,瓤红色鲜,味美可口,楂少纤细,甜酸适中等特色,被海南省历届农产品展销会所选中,列为交易展品。此外,“金鲤牌”香丝苗系列米也列位其中。2002年10月,许美洪带领有关人员赴广东省增城市考察,又带回新的试验项目;2003年初春,“稻鸭共作”已进入试验,生产当前消费市场最抢手的“生态米”,其产值可大大提高。近年来,南吕人借助科技,以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准入制度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新需求为要诀,立足场情,面对市场,大力发展优势产品。例如“南吕苦瓜”生产,职工采用灯光诱杀进而采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昆虫方法,防止害虫对苦瓜的侵害,苦瓜生产以不用农药或少用低毒无残留农药获得市场认可,其瓜皮青翠,瓜肉脆嫩,味道甜美,而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远销上海等大都市。据统计,每年苦瓜销售量上万公斤。场医院防疫医师陆威已连续5年亩产苦瓜超2500公斤,是南吕业余经营苦瓜生产的好手。

    市场中善谋者胜。许美洪每年都要总结自己在指挥企业运作时的经验与教训。用他的话说是温故而知新,利于企业持续发展。说起这些年经营体会,他说的“三点”颇为精辟:第一,橡胶生产应列入高效农业系列,精心经营。他说,国有农场大部分地处山区,地形复杂,生产环境恶劣,以1亩开割树产量计,一般年株产干胶3.5公斤,每吨市场价格1万元,亩产值约800元―1000元。且市场消费广阔,产品耐贮存。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回升,橡胶产品需求量急遽上升。这是其他产品所不能比拟的。2003年初吨干胶单价高至1.4万多元便是佐证。多年来,南吕坚持发展橡胶生产,1995年曾生产干胶1500多吨,1996年虽受2次强热带风暴侵袭,损失惨重,现仍年产干胶1000吨以上,保证了企业的大头收入。第二,坚持创新,深化改革。这不但体现在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上,而且要落实到种养技术的变革上。这些年来,南吕之所以“小舟踏浪行”,便是因为能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妨碍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保持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先进性。从管理的组织形式上继续完善,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创新,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现在,从场领导到一般职工,他们都孜孜不倦地继续探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最有效的实现形式。第三,出击市场,随机应变。企业要赢得市场,必须创造最大的经营利润。经营者要善于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调度经营方法。例如1995年前后,南吕人开发自然资源,“孔雀绿”、“南吕红”等石板材走俏市场,工业产值一度上升至15%以上,许美洪上过全省农垦工作大会介绍经验,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企业”。尔后,因房地产市场风云突变,他们及时调整经营方针。1993年,与海口国旅等单位合营万国养殖公司,他们根据市场趋势,改为委托经营,以土地入股,公司更名为“海视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由珍稀养殖转为罗非鱼等,连续10年攫取一定利润。以生意人心理定势推断,企业经营者当然渴望“过五关斩六将”,但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不免会有遭遇“败走麦城”的时候。可南吕人总揽市场,眼观变幻,企业这艘航船总是绕过暗礁与浅滩。

    细加玩味,记者感到这不失为企业的“生意经”。从南吕这样的贫困企业推而广之,其他农

    场也可从中找到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