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铺就富路的排头兵
  • 时间: 2003-04-22 08:57:23    作者: 洪吉华 范高远    来源: null    点击:
  • “干部干给职工看,职工跟着干部干,你富我富大家富。”这是人们对三江农场机关干部带领职工发展养殖业致富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三江农场海淡水养殖业已扩展到1.45万亩,创产值15895万元,年劳均养殖纯收入达1.04万元。职工感激地说:“我们收入丰厚,机关干部功不可没”。

    三江农场是谷物农场。长期以来,由于单纯种植水稻,产值低,因此农场贫困,职工贫穷。1995年,以王正鹏为场长的新班子分析形势,立足三江湾三面环海、域内地势平坦海淡水丰富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发展海淡水养殖业,优化产业结构,搞活农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的经营韬略。

    为使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拿出资金集中人力发展海淡水养殖,场党委针对职工存在的投资怕风险,缺乏技术怕亏本的思想,制定了关于《机关、基层干部带头发展自营经济的若干规定》,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干部考核的硬性指标。

    该场机关干部闻风而动,以实际行动响应农场的号召,纷纷动手带头发展海淡水养殖。场级领导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委书记、场长王正鹏一马当先,在规划的机关干部养殖示范基地投入资金挖虾塘、兴建水电设施,养殖罗氏沼虾、斑节对虾、南美对虾、台湾中华鳖等水产品种;原党委副书记黄循平虽然年已花甲,身体虚弱,但不甘落后,出资同职工合股经营40亩虾塘;场工会主席翁书庆也先后投入资金5万多元,创办虾塘15亩。到去年底,机关干部自营海淡水养殖面积已发展到653亩,人均面积11.2亩,2002年人均养殖纯收入超过2万元。

    机关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广大职工中产生巨大效应。较为充裕的职工家庭放胆创办独家独资养殖场,资金不多的职工采取集资办法实行股份经营,就连原来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多次动员迟迟不动手的职工,在机关干部养殖效益的驱动下也踊跃加入到发展海淡水养殖业的行列。自此,发展海淡水养殖业在三江农场掀起了热潮。

    与此同时,该场机关干部面对职工养殖业规模经营的现实,按照场党委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职能,面向基层强化服务。大家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主动深入养殖户了解情况,同职工共同商讨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到养殖现场认真总结先进的养殖方法和科学的养殖技术;积极搜集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的信息,开展良种良法的引进与推广;广泛联系客商,为职工养殖产品的销售拓宽渠道。在机关干部的带动与指导下,如今三江农场职工养殖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职工经济收入逐年攀升,得到实惠的广大职工都把机关干部夸为“铺就富路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