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积极发展本场的优势产业
  • 时间: 2003-04-29 08:21:59    作者: 记者倪峻宇 特约通讯员赵艺文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在谈到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会时,芙蓉田农场场长符月华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这一点,我们感触很深。我们就是要把农场主要经济来源的橡胶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主导产业来抓,抓好各个生产环节,积极提高产量,把这项产业扎扎实实地做大做强。”

    符月华向我们介绍说,芙蓉田农场地处海南西部山陵地区,风害甚少,雨量较足,适宜橡胶生长。芙蓉田自建场以来,主要以橡胶生产为主。橡胶是本场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也是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因此,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对巩固和发展农场经济、稳定职工队伍、增加职工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她说:一直以来,我们都抓紧橡胶不放松,做到干胶持续稳产高产。去年,全场总产干胶2238吨,超额21.5%完成年计划任务,比上年增产6.1%。全场年均单株产量达4.5公斤,平均亩产达112公斤,胶工人均产胶量为5吨,处于全垦区一流行列。

    谈到今年如何发展这项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符月华成竹在胸,娓娓道来。她强调,他们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橡胶的基础地位,把这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倍努力,扎实抓紧抓好。

    她说:我们主要从9个方面抓好橡胶产业――

    一是强化对橡胶产业重要地位的认识。要统一全场干部职工的思想,使大家切实认识橡胶产业在农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按“巩固规模,提高单产”的思路,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在保持一定面积橡胶的前提下,对老胶园进行有序更新。到去年底止,除去更新亩数,全场橡胶总面积仍保持25745亩,比1996年增加849亩。二是努力提高胶园整体管理水平。要继续加强以“肥”为中心的胶园管理,认真落实挖穴、施肥等各项措施,做到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检查指导到位、质量验收到位。各必完成全年的积施肥计划,保证每株胶树施有机肥30公斤以上,施化肥1.5公斤以上。今年开春以来,我们已施下化肥480吨,开割树株均施0.75公斤。三是认真做好白粉病的防治工作。要做到早准备、 早布置、早防治。开割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喷粉,同时对有病的林段进行了重点防治。全场共喷硫磺粉31吨,有效地控制了白粉病的发生。四是进一步完善割制改革。要认真总结割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这项工作。通过推行割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胶工平均割株达到1118株以上,人均产胶5吨以上,亩产干胶达到105公斤以上。五是想方设法提高割胶技术水平。为了提高胶工的割胶技术,我们把今年定为“提高割胶技术年”,并制订加强割胶技术管理的规定,订出技术标准、检查方法、奖罚规定等,要求各割胶生产队按照规定,采取练刀、比武等措施,提高胶工割胶技术,保持橡胶稳产高产。开割前,我们组织全场胶工进行为期一周的割胶技术培训并考核上岗,考核成绩不达二级以上者不给安排割胶岗位。六是切实抓好干胶生产劳动竞赛。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竞赛方案,有检查评比。通过开展劳动竞赛,赛出干劲,赛出技术,赛出产量。同时,要在分配上向胶工倾斜,要为胶工做好事,为他们排忧解难,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七是继续抓好护林保胶工作。对外加强联防,对内加强整治。八是加强橡胶中小苗管理。要坚持做到各项作业制度化。做到月初有作业计划,月中有工作检查,月底有质量验收,预发工资有作业依据,使各项抚管工作落到实处,年终实现增粗目标。九是有计划地进行橡胶更新和开荒定植工作。通过调整橡胶布局,有序更新。做到更新一亩,种植一亩,巩固现有的橡胶面积。

    最后,符月华充满信心地说:“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扬不断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努力工作,认真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我场的优势产业――橡胶生产,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档次,从而实现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