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澳“金融评论报”报道,在汽车零售量增加和出口市场规模扩大的刺激下,澳大利亚汽车制造厂商纷纷扩大生产规模。
过去一年里,澳三大汽车制造商丰田、霍顿(通用公司)和福特均增加了产量。目前,霍顿是澳唯一实现盈利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和福特在上财年则几乎达到盈亏平衡点,本财年有望实现盈利。澳汽车行业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丰田和福特正从霍顿手中争夺一部分市场份额。3月份,澳汽车销售数量增长了6.7%,达到20.4万辆。丰田公司的市场份额达21%,霍顿和福特分别拥有19.6%和14.2%的份额。
尽管霍顿公司失去了最大销量品牌的地位,但是该公司仍将在未来2年内将生产能力提高30%。6月16日,公司设在阿德莱德的第三条生产线将开工,届时将可以每周连续5天不间断生产,日产轿车从620台升至780台。公司董事长Peter Hanenberger表示,今年以来市场份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供应短缺所致,而不是对汽车款式需求减少造成的。
丰田公司也决定将产量提高17%,达到11.7万辆。福特公司则计划提高产量20%,达到10万辆。
各主要整车制造商实施扩大产量的举措,正逢澳汽车业处于敏感时期。截至6月底,有200个汽车零部件厂的用工合同将到期。尽管澳汽车制造商的内部劳资关系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但汽车零部件厂的劳资纠纷严重影响了整车厂的生产。2001年,转向器生产厂Tristar工人罢工,导致霍顿和福特公司停产,整个行业损失高达5亿澳元。2002年,排气装置生产厂Walker Exhausts劳资纠纷,导致霍顿停产5天,公司损失2亿澳元。随着新一轮汽车零部件厂劳资谈判的开始,整车制造厂担心其生产将再次受到供应链中工人罢工的影响。由于生产规模扩大,霍顿公司停工24小时所造成的损失已从2年前的5000万澳元增至如今的7500万澳元。澳整车制造商担心,本国汽车行业的劳资纠纷将导致进口汽车乘虚而入,进一步扩大销售份额。过去10年里,澳本国产汽车在与进口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的市场份额已降至40%。未来两年将是国产汽车从进口汽车手中夺取份额的关键时期。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澳大利亚汽车制造商扩大生产能力
- 时间: 2003-04-29 08:25:3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经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