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的世界经济存在太多的变数。滚动的伊拉克战争消息不停地刺激着人们脆弱的心理。全球股票市场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因此,联合国、IMF等国际机构再一次下调经济预测。联合国将其2002年10月做出的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2.9%的预测,进一步下调为2.75%;IMF也大幅调低预测,将2003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从2.5%下调为2.0%。
与此同时,还有两个不确定因素会对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潜在的影响。
首先是朝鲜半岛核问题。这一事件对东亚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将对朝鲜本身的经济、西伯利亚能源分配、东北亚经济合作造成冲击。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经济发达程度各不相同,从经济角度来看合作对各国都有利。在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空前进展,东盟内部以及东盟与日本、中国两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在欧盟和北美地区之外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经济合作范例。但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迟迟不见起色,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区域内一些国家之间的不信任和潜在发生冲突的可能。朝鲜半岛核问题加剧了区域内一些国家之间的不信任,不利于地区经济合作。
其次,非典型肺炎问题虽然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也加重了对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航空业、零售业及饮食业等的影响,从而也将可能会对我国的上述部分行业,带来一定程度影响。3月份,美国航空交通委员会预测人们的出行率会减少8%,而实际却减少了10%;提前预订机票的也减少了30%到40%。瑞银华宝则估计,在最坏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可能损失高达1010亿港元。
另外,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将只对美国经济有利,对其他国家和世界经济的作用总体上是负面的。预计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力度将会减弱,中国经济发展将在克服以下不利因素下保持快速增长。
首先,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流入继续增长,但占全球境外直接投资的份额难以持续上升。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为52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是全球境外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国家。但是,这是在全球境外直接投资流入继续大幅下降(比2001年下降27.4%)的情况下取得的。尽管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流入仍将继续较快增长,但是占全球的份额将难以持续上升。
其次,中国出口将继续增长,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减弱。原因有四:第一,从历史数据的周期曲线波动看,2002年中国出口实现了超常增长,这造成今年出口进一步增长的基数较高。第二,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率难以继续提高。2002年中国对美国、日本、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8.9%、7.8%和17.9%,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长。尽管近期美国、日本、欧盟等的进口恢复较快增长,但是由于2003年经济复苏的程度非常有限,中国对它们的出口增长率难以继续提高。第三,如果美元恢复强势,将使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相应升值,不利于中国出口增长,也不利于多年来中国力主的贸易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第四,由于中国占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商品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预计2003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将比2002年有所放缓,考虑到进口增长有可能加快,今年净出口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会减弱。
最后,石油价格冲高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影响正在凸现。油价上升引发下游产业生产成本提升的连环效应已有所显现。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保持高位运行,投资需求继续加快,物价小幅上涨,银行信贷增加较多,外贸进出口依然活跃。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的自主性内生增长机制正在进一步增强,从而正在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阶段。在世界经济变数重重的情形下,中国经济的安全非常值得珍惜和保持。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外部变化因素增多 中国经济安全弥足珍贵
- 时间: 2003-04-09 08:22:0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