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胶自4月3日创下历史新高后,在政策性利空以及基本面偏淡的影响下大幅下挫,近月合约自4日起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将面临强制性平仓。造成天胶暴跌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胶价暴涨脱离现实基础。胶价暴涨得不到消费企业的认可,用胶企业认为市场投机气氛过浓,强烈要求政府出台措施平抑过高的价格。我国两大产胶地海南农垦和云南农垦的天胶生产成本在8500元/吨左右,加上20%的合理利润,合理价位应在万元左右,而目前进口胶完税后的成本在12000元左右,但多头利用资金实力借助我国2003年未增加天胶进口配额及保持去年关税水平,而我国用胶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以及国外主产胶国限产、伊拉克战争的不明朗因素大力拉抬胶价,春节后我国现货胶价长期维持在14000以上的高价,令用胶企业成本大增,难以承受。因应用胶企业的要求而举行的国储局天胶库存销售虽然流拍,但政策导向却不言自明。
第二,伊拉克战局已逐渐明朗化,石油、黄金等商品开始回吐战争溢价。合成胶价格也开始全线大幅回落,丁苯胶上周价格下跌200元至10600元/吨,但买家预期价格将继续下挫而缺乏购买欲望。合成胶价格的下降势必冲击天胶价格。
第三,天胶进入开割期,市场供应改善。自三月底开始,我国天胶主产地进入开割期,而1-2月我国从越南等国进口的天胶也大幅增加,产胶大国之一的印尼继泰国之后宣称由于世界需求强劲,印尼今年将不削减橡胶产量和出口量。三大产胶国的限产协定看来将流于一纸空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大幅改善。
第四,期现价格倒挂吸引现货商抛空。今年以来,沪胶与琼胶期现价格出现反常的倒挂现象,到3月期胶现货月相对琼胶价格出现1000元/吨左右的升水,而沪胶主力合约RU0306与琼胶相对月份的升水更达到近4000元的水平(见下表),不合理的升水吸引了大量现货商到期市抛空,因现货商将胶源入库后在期货交易所交割所获利润将大大高于在现货市场上的销售利润,4月4日SHME沪胶库存达到创纪录的72340吨,制成仓单的有61215吨,仍有许多现货商抱怨其胶源无法入库。现货商将胶源入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市场上供应的紧张局面,现货价格的高企其实也是扭曲了的价格,存在大量泡沫。
最后,市场风险加大引起管理层的关注。自3月底起,多头展开逼空行情,RU0306由3月31日的日低15100在短短的4个交易日内上冲至4月3日16195的历史高位,涨幅达到6.5%,折合为美元在1900以上,是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天胶价格,整整高出同期日本合约近800美元/吨。同时,成交量与持仓量亦同步大幅放大,4月2日沪胶单日合约成交量达到407040手的巨量,4月3日各合约总持仓创下317864万手的历史最高水平,持仓量的暴增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也引起了管理层的注意。由此天胶价格自4月4日起,连续三日大幅下挫,4月8日近月合约RU0304、0305、0306更连续三日跌停,按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定,9日三合约暂停交易一天,多空双方按规则平仓的操作办法将由交易所另行公布。
天胶合约能否顺利渡过这次危机呢?市场将拭目以待,这将关系到天胶市场的未来走向。如交易所能顺利化解这次危机,经过近日的暴跌,目前的胶价泡沫大部分已经被挤掉,市场将重归理性,而天胶价格长期也将走稳,毕竟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橡胶消费国。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天胶连续暴跌敲响风险警钟
- 时间: 2003-04-09 08:55:47 作者: 成静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