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量分析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2年我国轮胎生产数量分别为7846万条、8374万条和9270万条。2001年的增长率为6.73%,2002年的增长率为10.71%,总体上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
斜交胎领域中,工程工业轮胎和农业轮胎3年来直线增长。2001年的工程轮胎增长率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增幅高达355.98%,而2002年又在2001年巨大增量的基数上增长了50.84%,在短短的3年时间增长了近7倍,在增长率方面独占鳌头。在产品结构方面,大中规格增幅较大,小规格产品略有下滑。载重胎、轻卡胎和轿车胎均呈现下滑态势。
子午胎领域中,子午线载重轮胎和子午线轻卡轮胎3年来也呈现出直线上升状态。子午线载重轮胎的产量3年时间增长了2.1倍,子午线轻卡轮胎的产量3年时间增长了1.6倍。另外,子午线轿车轮胎的产量2001年有所下降,2002年缓慢上升。2002年11月27日国内首条23.5R25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轮胎在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司试制成功,预计2003年将形成10000条生产能力,开创了我国生产大规格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轮胎的先河。
从轮胎产品规格的数量看,工程工业轮胎和农业轮胎的产品规格的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其中工程工业轮胎3年的产品规格数量增长率为44.1%,农业轮胎产品规格数量增长率为38.2%。导致这两类轮胎品种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工业和大中型拖拉机工业迅猛发展以及产品快速升级而拉动的。其它类型的轮胎品种则处在持平或者缓慢下滑状态,这也反映出汽车工业标准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它还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走向日臻成熟和良性发展,已经与国际汽车工业接轨。
2002年斜交载重轮胎所占比例依然最高,但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25%、2001年的22.47%降至19.96%;其次是子午线轿车轮胎,比例为18.53%,其后依次为轻卡轮胎、农业轮胎、子午线轻卡轮胎、工程工业轮胎、子午线载重轮胎、轿车轮胎和子午线工程轮胎。虽然子午线工程轮胎数量只有微不足道的2条,但是它预示着我国大规格子午线工程轮胎已经进入从小到大的成长新阶段。
市场前瞻
子午胎节能、安全、耐用,是我国轮胎行业更新换代产品。从目前全球市场看,轮胎年产量约11亿条,子午化率接近90%。其中轿车轮胎子午化率基本达到100%;轻载轮胎子午化率在北美为93.5%,欧洲为91.7,日本和韩国为85.8%;载重轮胎子午化率在北美为92.8%,欧洲为89.3%,日本和韩国为91.6%,而我国2002年轮胎年产量约1.25亿条,子午化率仅为38.09%。按“十五”规划目标,2005年载重轮胎子午化率达到45%,载重子午胎产量约1300万条;2015年子午化率要达到80%左右,产量要达到3000万条左右,由此可推断我国的子午胎产业有着巨大的扩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预计2003年子午线载重轮胎、子午线轻卡轮胎、高档子午线轿车轮胎和子午线工程轮胎将持续处于高速发展的朝阳阶段,所占轮胎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迅猛扩大,其中子午线载重轮胎的发展势头将更胜一筹。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加强基础建设等一系列拉动内需工程的促进下斜交工程工业轮胎和农业轮胎会也会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其中工程工业轮胎增长势头依然是斜交胎领域最强劲品种;而其它斜交胎将继续呈现逐年负增长态势。在至少未来的5年内子午胎系列和斜交工程工业轮胎以及农业轮胎都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轮胎工业的“幸福时光”已经悄然到来,目前正是轮胎工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最佳黄金时代。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轮胎工业的产品产量已经非常之大,但档次并不高、附加值较低,极少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在全球化的大市场上远未形成主流,绝大多数产品都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在全球轮胎制造业的产业链上,我国的企业只摇荡在中低端层面,因此我国轮胎工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蕴藏了轮胎机械行业的巨大商机。特别是子午胎设备和工程工业轮胎制造设备在当前乃至未来的5年时间内都会有持续扩大的国内市场,因为这一时期是轮胎产业进行资源整合、产品升级换代的调整期。相信只要轮胎行业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巨大的现实市场优势,紧紧抓住我国扩大内需和加入WTO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尽快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规律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集约化程度,实施品牌经营;找准市场定位、找准与消费者的接触点、为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竞争力,我们中国制造的轮胎就会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属于我们自己的独有市场。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我国轮胎市场强势激增(下)
- 时间: 2003-05-14 08:43:0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勤加缘化工在线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