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非洲地区橡胶产业现状与前景
  • 时间: 2003-05-21 09:30:3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隆众石化商情网    点击:
  • 1、现状

      科特迪瓦  在科特迪瓦独立以前,法国的两家私营公司(CCP和SAPH)在当地进行橡胶的商业种植。1955年以后,政府直接涉入橡胶的发展领域,此间大部分资金由外方发展公司投资。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科特迪瓦橡胶种植面积增至4.5万公顷(其中3.1万公顷为成龄胶园),年均产胶量4.0万吨。到1999年,由于小胶园的扩展(增加4.0万公顷),其植胶面积几乎增长了一倍,达到8.6万公顷。但80年代中叶后,国营胶园的增长很少。具专业管理水平且有代表性的国营胶园,单产平均每公顷约2000公斤。近些年的低胶价抑制了生产力和产量水平的提高,平均产量为每公顷1500~1700公斤。90年代初,科特迪瓦政府着手天然橡胶私有化改造项目,包括处理政府参股的几个大种植园,如非洲植胶公司(SAPH)等。

      SAPH是一个国营种植园,面积1.9万公顷,同时还负责周边小胶园的天胶加工并管理政府所属种植园DHEBA。在1994年的私有化进程中,SAPH被分成了4个不庄园,每一个庄园均拥有总面积约1.7万公顷的胶园,其中1.56万公顷已开割,且拥有年加工能力为5.0万吨的加工厂。

      SOGB种植园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政府运作的第二大种植园,其在圣佩德罗地区的胶园面积为1.5万公顷,跟随SAPH之后于1995年2月进行私有化改造。该胶园在前经营者Michelin公司的管理下,取得了每公顷2000公斤的高产,这使得过去几年中该胶园产胶总量达到2.6~2.9万吨。现SOGB园区内约有5000公顷为小胶园。

      科特迪瓦热带橡胶集团(TRCI)作为GMG/Panwell集团的一部分,获得了1400公顷Anguededou橡胶庄园和阿比让附近的工厂。该集团采取恢复橡胶种植面积措施,1997年利用国际金融公司资助的340万美元建设新的天然胶加工厂。1998年和1999年其产量估计分别为9500吨和1.2万吨,其中约1500吨产自该集团的庄园。

      1995年欧洲资金购买了Bettie庄园并由SAIBE经营。当时出让的面积是5000公顷胶园,其中SAIBE管理2600公顷胶园,同时负责指导周边2350公顷的小胶园胶树的生产并收购干胶,这些小胶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750公顷胶树开割。年产量从80年代末的1200吨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4000多吨,现在报道约为7000吨,包括从小胶园收购的约2800吨。年加工能力为1万吨。

      Cavally是最新的种植园之一,1985~1988年期间其种植面积约为2200公顷。该种植园于1996年3月被售出,新的园主决定建立一家加工厂以加工自产和周边小胶园生产的胶乳。该加工厂现已完工,目前年加工能力约为8000吨,但年加工能力仍可扩建至12000吨。现该种植园面积为3300公顷,在未来3年,有望再增加2000公顷或更多。周边小胶园面积不足2000公顷(其中一半投产)。由于政府已向该地区的村民提供约7000公顷的土地,在橡胶第六个发展计划的促进下,周边小胶园植胶面积有望逐渐增加。

      Cavally种植园直到1996年才开始商业性开割,现在年产量约为4000吨。由于该胶园胶树的茎围较开割头几年普遍增大,故产量也相应较高,1998~1999年度平均产量为每公顷1600公斤。产品主要是TSR10,其中CV级占很大份额,市场面向欧洲贸易商。

      小胶园的商业性发展开始于1998年,最初进展很慢,10年间仅种植了1.0~1.2万公顷。1994年,随着种植园"私有化"项目的展开,小胶园的面积估计达到约2.0万公顷,其中约8500公顷为成龄胶园。之后面积成倍增长,1997~1999年间超过4.0万公顷,开割的约为2.8~3.0万公顷,产量3.6~4.0万吨,这部分供应量已超出现在国家产量的1/3以上。私营公司在提供技术协作以及购买小胶园橡胶方面起着核心作用。虽然SOGB在附近也有4000~5000公顷的小胶园,但SAPH仍是小胶园橡胶的主要定点加工者。SAIBE、TRCI和Cavally也是它们周围附近小胶园生产者的定点加工者。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小胶园橡胶市场近几年也发生了变化。1983年首个小胶农市场体系建成,在价格支持基金的资助下,保证了小胶园橡胶有最低收购价格保护,而且大部分橡胶都由SAPH公司处理。由于加工厂数量的增加,小胶园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市场体系也简单化。由农业部制定的种植者与加工者之间的新协议是以低于新加坡市场价格3%作为参考价,种植者将采用参考价的61%作为收购价格。

      加蓬  Hevegab是一家政府所有的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CFD的协助下发展天然胶种植,总面积为9000公顷。其分为三家庄园,分别是Bitam(2000公顷)、Kango(2000公顷)、 Mitzic(5000公顷),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投产。90年代中期全国均种植橡胶,1997~1998年产量达到1.0~1.2万吨。种植模式向小胶园模式扩展,六个点约为3000公顷胶园。Mitzic有年加工能力达1.0~1.2万吨的加工厂,产品为颗粒胶。Hevegab公司已开始在Bitam和Kango庄园扩大种植面积,旨在使二胶园各增加1000公顷,但于1999年9月暂缓该项目运作,年产量由早期计划的1.2万吨下降至5000吨。私有化项目按照2000年8月中旬的招标要求,现已正常进行。

      加纳  加纳橡胶种植有限公司(GREL)橡胶种植园1957年由私人发展起来,随后转给国家管理。1967年,为了操纵Abura和Bonsa两家轮胎公司的橡胶种植园,政府与Firestone联手创建了二家合资公司。GREL公司约有橡胶8000公顷,其中一半以上是实生树。该公司还在70年代增加种植了2000多公顷橡胶。由于庄园橡胶未达到盛产期,整个70年代加纳平均年产胶量低于5000吨。1981年GREL全部由国家控制,但由于大量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该庄园补撂荒。1988年,政府决定恢复该庄园9000公顷胶园生产,并由CFD(法国援助代理)资助建立一家新的加工厂。1996年,9000公顷胶园恢复生产,且增植了1500公顷幼龄橡胶,另外一家新的日加工能力为40吨乳胶加工厂也已投入生产,1995年产量达到9000吨。该公司1996年10月开始私有化改革。

      加纳还有约3500公顷老的小胶园,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银行和CFD的资助下启动了更新计划,现小胶园面积约4000~5000公顷,每公顷产量估计为1000公斤。

      几内亚  几内亚是最近加入世界天然胶生产国联盟的国家。其产量来自于南部海岩线属Sogui

    ah所有的Nzerkore庄园。Sogui

    ah是一个完全由政府所有的公司,其所有种植园由Soggai管理。现有橡胶面积6000公顷,其中包括约1500公顷的小胶园。计划2001年早期上马一个加工厂,在此期间公司产品在SOGB加工。几内亚计划种植7000~8000公顷橡胶,其中2500公顷为小胶园。在下一个十年中期,橡胶年产量可能升至1.2万吨。

      利比亚  利比亚是非洲地区最早建立橡胶产业的国家之一,但很长时间里该产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最近才恢复生产。其橡胶生产始于1926年Fireston公司投资,该公司主要种植园都靠近蒙罗维亚的哈贝尔,橡胶总面积为3.0万公顷。由于Fireseton的成功,紧随其后,许多其它公司也开始投资建立种植园。

      利比亚橡胶产量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间稳步增加,70年代产量达到8.5万吨。国有橡胶面积约5.7万公顷,产胶量约6.0万吨。Fireston公司是利比亚最大的橡胶生产者和加工者,其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0%。其它橡胶栽培者为小胶农及私有农场,面积约5.0~5.5万公顷,产胶2.5万多吨。国有种植园,单产相对较高,每公顷为1200~1600公斤,而小胶园单产水平仅有国有胶园的一半。20世纪80年代,由于部分国有橡胶园采取遮雨措施,产量继续增加。而小胶农生产率没有大的提高。1988~1989年间,即内战爆发前夕,利比亚产胶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为10.5万吨。

      内战结束后,Fireston于1997年年中至1998年又开始了公司的运作,许多种植园也恢复了生产,但许多公司如Guthries和Si

    ef公司,仍不愿作必要投资以恢复或更新加工厂,但不管怎样,这些公司的种植园又重新开割了。对形势发展有利的另一个因素是Socfinco集团加盟利比亚,它购买了Alan Grant定点加工厂和Buchanan附近的LAC庄园联合体。有关小胶园橡胶的状况了解很少。2002年全国橡胶产量估计在8.0~9.0万吨,其中包括小胶农的橡胶产量1.0~1.5万吨。尽管利比亚小胶园面积相对较大(据报道为5.5万公顷),但由于单产较低,其历史最高产量仅约2.0~3.5万吨。

      由于利比亚橡胶生产恢复后尚没有杂胶和标胶配比标准,但80年代末,典型的橡胶混合产品中,浓缩胶乳和TSR5各占约1/3.20%为TSR10,其它TSR产品占16%。Fireston现正生产TSR10,该产品等级类似该国生产的干胶片等级。

      马拉维  曼达拉有限公司,位于恩卡塔贝港湾地区,离马拉维湖畔约5公里,管辖着Vizara橡胶庄园。它是除了刚果共和国以外的南非及中非地区唯一一家知名商业橡胶种植园。

      20世纪初,Vizara庄园就已开始种植橡胶,最初的种苗来自锡兰,直到60年代前一直生产绉片胶,后由于胶树老化才停止生产。70年代初,开始恢复橡胶种植。总的可种植面积为3500公顷,现种植面积为2200公顷,其中3/4为成龄胶园。过去三年中,由于单产(1350公斤/公顷)高,年均产量均超过2000吨。1989年,曼达拉公司用橡胶替换了临近Chombe庄园的茶叶。由于其单产恢复到2吨/公顷,该公司后来已具备加工胶片与绉片胶能力,主要产品是工艺分类橡胶(TSR),约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TSR20占1/3,其余的是RSS1。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橡胶栽培地区位于本代尔州,20世纪40年代起,其橡胶生产已有巨大规模,到60年代早期,各类大胶园和小胶园面积共约20万公顷,60年代末,种植面积增至24万顷。自那以后,由于油价较高,橡胶业受到了忽视导致胶农丢弃老龄树致使橡胶种植面积下降。据ANRA估计,80年代中期,植胶面积为20万公顷,90年代为15万公顷。而官方统计报告的植胶面积为24万公顷。

      尼日利亚现有小胶园10万公顷,皆是老的实生树,因而产量很低。自70年代以来,这些实生树被认为急需更新或重植。同时,大多数胶园相对老龄化,产量也低,如果及时更新也将受益。IRSG大会的官方报道表明,90年代末某些种植园区已开始更新,该消息也从两家大型种植集团(Michelin和Pamol)的行业新闻中得到了证实。这两个集团正对他们的种植园进行更新,同时提高其加工能力。到1999年止,已更新的橡胶约1.0万公顷,下个"五年计划"再更新同样的面积,这使21世纪初产量可能大幅增加。较早预测表明,到2003年天然胶产量可望从1996~1997年度的水平上翻一番,这与1995年报道产量从10万吨骤减的生产趋势极其不符。现在的年产量估计在5万吨左右。

      尼日利亚最初的橡胶产业不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私有小胶园和主要由英国公司所有的种植园基础上。由于内战的原因,私人种植园转为地方当局所有。到90年代初,约2.2万公顷(占种植园面积的37%)橡胶园为公有。许多种植园如Michelin和Pamol与政府联合经营。Michelin被认为是尼日利亚最大的橡胶种植园,它在四个植胶园区拥有约1.0~1.2万公顷胶园。Pamol在四个植胶园区也有胶园,在90年代初约有胶园5000~6000公顷,随着新植区的扩展,面积似乎已有所增加。这8个种植园已被租赁出去。其它知名的植胶区还有Delta种植园、种植园综合有限公司、Akwa、Remo和Imo种植园。它们的面积相对较小,通常仅有800~1500公顷。由于尼日利亚大部分胶树树龄较老,其产量也相对较低。小胶园单产估计每公顷为300~500公斤,而国有种植园平均单产则更低。Michelin和Pamol种植园的单产较高些,每公顷在750~1000公斤。

      到80年代末,由于不确定气候因素,而导致原材料的短缺及加工设备方面的投资几乎没有,以致传统的胶片和绉片胶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因为小胶园bushlum

    用的着低级胶片和再炼绉片胶。80年代中,TSR加工厂不超过10家。1987~1990年,由于橡胶产品价格回升,促进了TSR加工量增长,新增加工厂15个,全国TSR加工厂达31个,加工能力20万吨。90年代初,加工厂还在扩展,现今约有50个TSR加工厂,实际加工能力是1990年水平的二倍。估计现在至少有不少于10个加工厂保持间歇性生产。

      刚果共和国  20世纪60年代,刚果共和国已很好地建立起橡胶产业,当时种植面积为9万公顷,其中80%为国营种植园。60年代初,年产胶量3.5万吨。该国橡胶生产采取典型的混作制,多与油棕、椰子和咖啡混作,自70年代以来,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年平均产量为2.0万吨,到90年代低于1.5万吨。1990年全国植胶面积估计为4.0万公顷,但只有由四家公司管理的1万公顷胶园开割。四个种植园中,三个为外方所有,只有Cultures Zairoises (CZ)是地方所有。1990年最大的公司是一家叫Grou

    e Agro-Pasrorale(GAP)的美国公司,它也是在金沙萨的Goodyear轮胎厂的所有者。整个90年代,由于受内战和经济危机特别是高利率和过度通货膨胀的干扰,年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下。困难的局面导致当地公司CZ停止了橡胶生产,1997~1998年度产量仅3000~4000吨。

      其它国家  许多国家包括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都有关于种植橡胶的报道。中非共和国以前也生产少量橡胶,但现在已停止生产。橡胶栽培向亚洲一些国家非传统种植区如泰国、印度、中国等国的北部及巴西的南部延伸,为西非非传统橡胶生产的生产者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2、背景

      2002-2003年,非洲天然橡胶增长率稳定在3.3%-3.4%之间,所有生产国都在某些方面有所增长。增长最多的是利比亚和科特迪瓦。2002年利比亚在2003年盛产期到来之前的橡胶已有望增加,科特迪瓦产量增加的空间更大,2003年增长率应该会比2002年的高。其它非洲生产国的增长率见表1。

             表1  2002年和2003年非洲天然橡胶生产情况(万吨)

      国家     2001   2002   增长率(%) 2003  增长率(%)

      喀麦隆    6.00   6.10    1.7    6.30   3.3

      科特迪瓦   12.79  12.30    -3.8    12.20  -0.8

      加纳     1.20   1.26    5.0    1.32   4.8

      利比亚    10.90  11.20    2.8    11.20   0.0

      尼日利亚    5.00  4.60    -8.0    5.00   8.7

      刚果共和国   0.80  0.85    6.3    0.90   5.9

      其它国家    0.96  1.00    4.2    1.08   8.0

      总计      36.75 37.31    -0.9    38.00  1.8

      据有关消息说,非洲生产者将面临一个更困难的时期。非洲天然胶产业在过去10年间已取得了很大发展,前景也较乐观。但要进一步生产发展却存在许多壁垒,尤其正处于低价时期。不同于亚洲生产者,货币贬值没能帮助非洲生产者提高国内价格和降低国际生产成本。非洲大部分高质量橡胶都直接卖给轮胎生产商,仅剩很小部分在开放市场上交易。估计非洲每年出口橡胶35万吨,10多万吨卖给Michelin,8万吨卖给Firestone公司,5万吨卖给Goodyear公司。签订的新加坡橡胶价格长期合同在货币贬值时已经损害到生产者,另一方面,由于亚洲小胶农承担着大部分生产,约占亚洲橡胶生产的76%;而非洲小胶农仅占非洲橡胶生产的34%,因此对亚洲橡胶待业来说,价格低时及时调整较为容易,因而(不像种植公司那样)没有固定成本。再者,因为亚洲主要为小胶农,所以政府有时会支持小胶农以干预国内及国际价格,正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橡胶协议一样。在非洲橡胶生产国,橡胶国有化减弱,私有化趋势已出现。非洲橡胶生产面临的其它问题还有政治不稳定、运输成本高,以及不同生产国生产的橡胶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等。

      3、结论

      如果世界三大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未来几年产量如某些专家预测的那样增长缓慢的话,则世界将需要非洲产量较从前更快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