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2年我国轮胎市场回顾及2003年展望(一)
  • 时间: 2003-05-21 09:44:1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化工网    点击:
  •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加快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际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以及拖拉机制造业均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将制造基地移师我国,为我国轮胎工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2002年终于引爆了中国轮胎市场新热点。全年的轮胎市场火爆空前,子午胎、工程胎和大型农业轮胎供不应求,全国轮胎总产量突破了1.25亿条,跃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接近总产量的1/3,进入了轮胎出口大国之列。

    与此同时,轮胎生产也拉动了国内橡胶原材料消耗量的快速增长,初步估算2002年的耗胶量大约在280万吨,名列世界第一位。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天然橡胶以及合成橡胶、尼龙帘布等橡胶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影响了轮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循环,直接导致2003年初全国轮胎行业全面提价及水涨船高的市场发展新趋势。

    产业概览

    据有关部门近年来统计,考虑到我国部分轮胎企业的新生和退出行业的实际情况,估计目前生产轮胎的企业还要有300家左右,其中山东省轮胎生产企业就有200余家,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厂约占70%。但是目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50余家会员单位的生产量占到全国轮胎产量的70%以上份额,这些单位是我国轮胎生产的主体。

    2002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50家会员单位共生产轮胎9270万条,同比增长11.9%;销售收入333.8亿元,同比增长20.5%;行业利润总额达到11.9亿元,同比增长274%;产成品库存量下降16%,轮胎出口交货量增长12%,交货值增长17%。销售收入排列前十名的是:安徽佳通30.74亿、成山轮胎24.77亿、三角集团24.35亿、上海轮胎21.29亿、青岛黄海20.88亿、杭州中策19.54亿、双星华青18.38亿、贵州轮胎15.50亿、河南轮胎13.62亿、山东玲珑11.09亿。前十名企业的产品集中度较2001年有较大提高。实现利润排列前十名的是:厦门正新、安徽佳通、三角集团、成山轮胎、杭州中策、米其林沈阳、南京锦湖、双星华青、河南轮胎和青岛黄海。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知道轮胎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利润不存在正比关系,而企业体制和产品结构却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2002年整个轮胎行业经济运行特点如下:其一,在轮胎市场强势激增的拉动下,行业利润增幅巨大。其二,全钢载重子午胎投资热已经形成,增资扩产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三,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效果。其四,企业制度改革以及产权多元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其五,子午线载重轮胎高达63.1%的增长率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还存在很大缺口。其六,为轮胎行业2003年更加迅猛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