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底,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启动天然橡胶期货交易,成交量和持仓量均明显放大,天然橡胶期货品种交易非常活跃。然而,在这种行情活跃的背后也蕴含着危机,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天然橡胶306合约自2003年4月4日起的单边下跌就是典型的例证。
作为可以为橡胶相关行业提供风险管理的交易品种,期货价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可以使套期保值者顺利转嫁现货交易的风险。但是由于交易制度的原因,市场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期货价格频繁出现涨、跌停板,每日成交量远大于持仓量,过度投机严重。据统计,自2002年10月起,天胶期货有五分之一的交易日达到或封住涨、跌停板,而同期的国际市场出现同类情况的概率在二十分之一以下。很明显上海商品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涨跌停板幅度设计过小,这一设计的直接后果是投资者很难在交易中保持理性,交易的自持能力下降,导致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以致于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如果能够在交易制度上作一定的修改,扩大涨跌停板和提高结算保证金,则可以使天然橡胶期货品种的交易趋于理性,发挥期货市场承担整个橡胶相关行业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作用,减少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合约设计做出修改,以适应期货市场交易,满足套期保值者规避风险及投资者理性交易的需要。修改建议如下:(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的涨跌停板制度。将现有的涨跌停板为上一日结算价的正负3%修改为正负5%,结算基础保证金从5%提高到8%。涨跌停板扩大的理论依据是保持交易的顺畅,使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易。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走势更谨慎的投入交易,促进期货市场理性投资者队伍壮大,使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从期货交易实务方面,部分投资者为了达到次日交易价格波动幅度扩大的目的,不惜封住涨跌停板,以利用交易规则换取次日6%的涨跌幅度;而交易保证金仅增长到7%,使得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控制风险的难度加大,被迫频繁提高客户结算保证金,助长了投资者的非理性操作。涨跌停板扩大会减少投资者的过渡恐慌,期货经纪公司和交易所的风险控管也可以有效进行。事实上,多数期货经纪公司已经将天然橡胶的交易保证金提高到8%-10%,以控制客户“穿仓”风险。因此,扩大涨跌停板幅度和结算基础保证金幅度,不会减少客户的交易量,也不会降低天然橡胶的活跃程度。国外商品期货交易品种的涨跌停板,不论采用固定数额还是商品价格比例法,大都根据品种的交易特性幅度在标的额的3%-15%的范围之内。提高天然橡胶期货品种的涨跌停板,符合国际惯例,便于与国际期货市场接轨,减少区域市场的大户操纵引起的期货价格异动。
(未完待续)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天胶合约有待完善(一)
- 时间: 2003-05-26 09:57:3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勤加缘化工在线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