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沪胶短期走势反复剧烈波动,量仓交易规模则再度恢复拓展。对此笔者认为,由于沪胶与国际国内周边胶市关系由升水逆转为贴水,由此吸引外围增量资金逐渐进驻,导致沪胶在低位振荡整理中构筑阶段性底部。
持仓量先减后增
沪胶持仓量于4月3日达到31万多手迄今交易历史上最大值。由于沪胶期价对周边胶市胶价升水不断扩展,库存压力渐趋沉重,迫使多头投机资金主动回吐,各合约期价暴跌4000-5000元/吨,空头投机资金也适时获利回补,持仓量于4月15日缩减至18万多手近期较小值,减少13万多手,相对减幅为43.1%。同时,近远期各合约期价也达到阶段性底部。由于沪胶期价对周边胶市胶价由升水逆转为贴水,虽然库存压力继续加重,但多空分歧重新加剧,双方投入增量资金展开扩仓争夺。五一节后沪胶持仓量结束区域性增减波动变化趋势而单边递增,5月20日突破24万手,5月23日则达到25万多手。由此可见沪胶持仓量经过暴跌后的缩减,又得以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
伴随沪胶持仓量的恢复性增长,大盘总成交量同样也得以恢复性增长。沪胶成交量曾于4月8日创下51万多手的历史天量,随即缩减至相对较小规模。近日沪胶持仓量重新拓展带动成交量扩增,5月21日沪胶成交量达到42万多手,为大盘成交天量的81.9%,由此可见沪胶成交量也得以明显恢复。在沪胶量仓规模恢复性拓展的背景下,近远期各合约期价则呈现低位区域性振荡整理走势。由于沪胶对周边胶市胶价贴水,多方逢低吸纳较强,空方逢高拦截则较弱,且由于主力资金由近及远移动而导致近弱远强。
近弱远强倒挂态势难逆转
沪胶近期呈现近高远低、近弱远强倒挂态势,其原因是国际销区胶市近远期合约期价价差渐趋悬殊。TOCOM胶市近远期合约期价最大价差在3月11日阶段性顶部之际为3.5日元/公斤,而在5月7日阶段性底部之际则显著扩展至9.4日元/公斤。截至5月23日,近远期各合约期价最大价差已扩展至23日元/公斤,且各合约期价均处于强劲反弹走势中,近远期合约期价价差将可能进一步得以扩展。分析后不难发现,多方主力资金凭借资金实力优势而大举追捧近期合约期价,并迫使空头投机资金主动回补;同时反向打压远期合约,转抛承接实盘。由于日本国内天胶库存仅为2万余吨,因此实盘压力也相对较为轻微,由此致使近远期合约近高远低、近弱远强。东京胶近远期合约期价倒挂态势,成为沪胶近远期合约同样呈现近高远低逆基差排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周沪胶波动剧烈,周一曾全线上涨,其中RU306封于涨停;而周二沪胶全线下挫,其中RU307封于跌停;周三远期合约RU308、RU309等封于涨停。由此对比可见,沪胶近期合约RU306涨时领涨,而近期合约RU307跌时领跌。其原因是主力在RU306承接大量注册仓单,而在RU307则大量转抛注册仓单。主力在RU306多单持仓较为集中,而在RU307空单持仓较为集中。主力大举追捧RU306,并逢高沽空RU307。由此导致RU306期价对RU307期价始终维持较大幅度的升水态势。虽然表面看,主力在RU306高位大量承接注册仓单,而在RU307低位大量转抛,将面临亏损,但主力在虚盘盈利将补贴承接注册仓单的亏损。远期合约RU308期价一度低于RU307期价1000元/吨,由于RU308合约期价相对较低,该合约将不会受到注册仓单转抛的压制作用,并由此而引发买RU308、卖RU307的跨期套利资金作用,并导致RU308期价对RU307期价贴水显著缩减,RU308持仓量逐渐接近并超过RU307持仓量。由此意味着,RU307受到买RU306合约和RU308合约的双份跨期套利打压作用。
库存量迭创历史新高
沪胶库存量逐周递增并迭创沪胶交易历史新高,导致沪胶定点实物交割仓库可用库存容量不断缩减,由此而引发库存压力不断加重与剩余可抛库容缩减的利空利多矛盾激化。截至5月23日,沪胶库存量已突破10万吨大关,较上周剧增9680吨,创沪胶交易历史上最大记录;而可用库存用量则缩减至13055吨,创沪胶交易历史上最小记录。一方面,沪胶库存不断增加,对各合约期价走势产生渐趋沉重的压制作用;另一方面,沪胶可用库存用量不断缩减,将导致空方期现套利资金可能面临有货而无法注册、抛售的不利处境,并由此可能引发空头投机资金主动回补,导致期价大幅上涨。在有关方面是否对交割仓库进行扩容尚不得而知的前提下,剩余库容缩减,始终是空方继续动用实盘打压期价的一大后顾之忧。
跨市套利作用减弱
沪胶与进口胶进口成本横向对比分析显示,国际产区胶价为97美分/公斤,销区TOCOM胶市胶价为131日元/公斤,按照美元兑日元汇率1:116、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8.27,以及运输保险费用4美分/公斤、进口关税20%、进口增值税17%、相关费用350元/吨计算,则源于国际产区胶价的进口胶进口成本为12542元/吨,源于国际销区胶价的进口胶进口成本为13926元/吨。由此对比不难发现,沪胶除近期合约RU306期价略高于进口胶进口成本以外,其余合约期价均低于进口胶进口成本。因此买进口胶、卖沪胶市场的跨市套利面临亏损的可能性将较大、同时也说明沪胶受制于进口胶现货压力的可能性将较小。
沪胶与国内传统产销区胶市对比分析显示,由于沪胶库存集中,库存压力相对沉重;而传统产销区胶市库存分散,库存压力相对轻微,由此导致沪胶走势弱于现货市场胶价走势。除近期合约RU306以外,其余合约期价对现货胶价由升水逆转为贴水。因此除近期合约RU306以外,其余合约受制于买现货、卖注册仓单的期现套利资金作用因素较弱;相反远期合约走势则受到多方期现套利资金的进驻和追捧,由此导致以RU308合约为代表的远期合约持仓量不断扩展,期价易涨难跌。
沪胶与琼胶对比分析显示,沪胶近远期各合约期价对琼胶同期品种胶价的升水幅度达到1000-2000元/吨不等,升水幅度呈现近大远小的对比态势。这表明沪胶近远期合约受制于买琼胶、卖沪胶的跨市套利资金作用强弱不同。但由于琼胶交收制度较为宽松,沪胶实物交割制度则较为严格,生产期限超过两年以上的胶源现货将不能入库,更不能注册成标准仓单。因此,买琼胶通过实物交割转抛沪胶的跨市套利资金作用将逐渐受到限制,由此也成为沪胶合约期价始终对琼胶同期品种胶价维持较大幅度升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沪胶仓量恢复拓展 多空再度扩仓争夺
- 时间: 2003-05-27 08:59:29 作者: 施海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