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上海期货:天胶跨市抛压减轻
  • 时间: 2003-06-10 09:11:50    作者: 施海    来源: 中证网    点击:
  • 周一沪胶受扩展仓库库容利空因素作用而全线大幅下挫,近远期合约期价关系、以及与周边胶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沪胶期价大幅下挫,沪胶受周边胶市转抛压力显著减轻,库存增减趋势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仓单压力由近向远转移沪胶近远期各合约期价关系由近高远低逆转为近低远高。目前沪胶量仓交易规模主要集中于近期板块RU306、RU307、RU308、RU309等合约,远期板块其余合约量仓规模依然较小。在此背景下,主力在交割月合约306积极做多,并可能承接较多注册仓单;同时又自然选择与交割月合约RU306相邻的期价较高的近期合约作为转抛对象,致使与交割月合约RU306相邻的RU307、RU308、RU309承受相对沉重的转抛压力。而根据国内产胶季节性、周期性变化规律,下半年国内割胶区胶源产量将呈现由增转减趋势,由产胶旺季过渡至产胶淡季,并至停割季节,胶源现货压力也将由近及远而呈现由加重转变为减轻趋势。在此背景下,沪胶近远期合约近高远低逆基差排列态势自然成为跨期套利投资机会,买远卖近资金不断增强,导致近远期合约期价对比又逆转为近低远高正基差排列格局。由此通过跨期套利作用,库存压力、仓单压力即可由近期合约移向远期合约。

    与周边胶市关系发生逆转由于沪胶大幅下挫,沪胶近远期各合约期价与国际国内周边胶市胶价的相对关系已发生重大根本性逆转。原来沪胶对国际国内周边胶市呈现全面升水态势已不复存在,目前沪胶仅对琼胶近远期各品种胶价形成较大幅度升水,对于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对于国内胶市产销区胶价的关系均已由升水逆转为贴水。

    完税进口胶难以继续大量流入沪胶期市。沪胶与源于国际产销区胶价所导致的进口胶进口成本横向对比分析显示,沪胶近远期合约期价仅为10800-13200元/吨,而国际产区胶价为106美分/公斤,销区TOCOM胶市交割月6月合约胶价为143日元/公斤,按照美元兑日元汇率1:118.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8.27、运输保险费用4美分/公斤、进口关税20%、进口增值税17%、相关费用350元/吨计算,则源于国际产区胶价的进口胶进口成本为13122元/吨,源于国际销区胶价的进口胶进口成本为14826元/吨。由此对比则不难发现,沪胶近远期所有合约期价不但低于源于国际销区胶市的进口胶进口成本2300元/吨左右,同时也低于源于国际销区胶市的进口胶进口成本1600-4000元/吨左右,且内低外高倒挂幅度较为悬殊。因此,完税进口胶进入沪胶期市的可能性较小,沪胶受制于进口胶现货压力的可能性将变小。

    国产胶也将难以大量流入沪胶期市。沪胶与国内传统产销区胶市对比分析显示,由于沪胶库存集中,库存压力相对沉重;而传统产销区胶市库存分散,库存压力相对轻微。目前琼滇产区现货胶价陷于12200-12500元/吨区域强势波动,销区胶价则陷于12000-12800元/吨区域强势波动。由于胶源库存由现市流向期市,致使沪胶走势显著弱于现货市场胶价走势,除近期合约RU306以外,其余合约期价对传统产销区胶市现货胶价由升水逆转为贴水,贴水幅度为600-2000元/吨。因此除近期合约RU306以外,其余合约受制于买现货卖注册仓单的期现套利资金作用因素较弱;相反远期合约走势则受到多方期现套利资金的进驻和追捧,由此导致近远期合约受现市转抛压力减轻,持仓量不断扩展,期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和幅度逐渐受到限制。

    沪胶近远期合约期价由近高远低逆转为近低远高,因此通过买近卖远跨期套利,定点交割仓库中12万余吨库存将可能转移至远期合约,库存沉淀期市的时间将不断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