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炒作题材吸引增量资金是主要因素
天胶期货近期继续走出价格频繁波动的行情--6月9日,除了6月合约之外,7-11月合约全部跌停;10日所有合约全部跳空低开;11、12日价格略有反弹;13日则继续下跌。
投资者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众多期货品种的角逐中,只有天胶能够一跃而起,取代连豆地位而成为价格波动最大,最受市场瞩目的品种呢?
原因剖析
深圳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钱学武称:“两大因素所致。”
其一,天胶品种走出了长达7年半的低迷行情,供求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二,市场有大量的增量资金入场为天胶捧场。
钱学武指出,中国天然橡胶市场在2002年以前,连续7年半行情低迷,在这7年半时间中,其中有6年的时间天然橡胶严重供大于求,1年半的时间胶市处于调整状态。但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天然橡胶市场就开始走出持续的低迷行情,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天胶开始步入供不应求的状态。
根据钱学武对天胶市场的分析,其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有两大原因:一,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导致对汽车轮胎需求迅猛增长,因此全球几乎所有的顶级轮胎生产商都在中国独资或与中国合资办厂--据悉,中国轮胎工业对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80%;二,胶鞋产量占全球80-90%的中国,近年对天然橡胶的消费量不断提高--中国鞋业对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15%。
在这种供求关系发生显著改变的情况下,大量的投资资金敏锐地嗅到了天胶品种的投资机会,开始进入天胶品种投机。今年4月3日,RU306合约创下了16195元/吨的天价,据业内人士称就是由投机资金所推动。
事实上,资金介入炒作天胶,除了天胶基本面发生变化之外,还与天胶的炒作题材丰富有关。钱学武指出,中国天然橡胶市场除了受国内产销量影响之外,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据悉,我国国内天然橡胶的年产量一般为42万-48万吨,而每年总的需求量为120万-150万吨,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80-100万吨--因此战争、其它主产国的自然灾害、天气以及国内的产销情况、需求情况以及中国对进口天胶的配额、税费等政策,都可以作为多空双方炒作的题材。
“一个炒作题材丰富,受大量资金追捧的品种,其价格波动必然较大。”钱学武称。
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期货价格的暴涨暴跌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正常的,关键是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如何看待这种波动。”
东银期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刘仲元指出,长久以来,中国的期货业以及传媒舆论似乎已形成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在判断期货交易是否正常时,认为期价的变动应该是温和的,一旦期价出现涨跌停板,尤其是出现连续的停板,舆论就会倾向于将其归类为“异常”。
风险控制
有业内人士指出,暴涨暴跌本来是期货的本性,投资者及管理层在正确理解期货本性的情况下,关键的问题是考虑如何控制风险。
刘仲元称,有许多问题都值得探讨。
比如,在如何防止市场被主力操控方面,限仓制度是很关键的--但如果不能切实解决主力利用多处假名开户实施秘密分仓的问题,制度就形同虚设。
而在逼仓行情中,主力往往会利用套期保值头寸豁免制度--对这些真逼仓、假套保的申请如何进行识别并在制度上加以限制也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主力利用大资金接货后,通常会利用占库方式继续逼仓--交易所如何确保正常交割的继续进行也值得重视。
另外,如果能尽快推出相应的期货期权交易,也会在打击市场操纵、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在暴涨暴跌行情面前,无论买进看涨还是看跌期权,既可以享受暴涨暴跌行情带来的有利机会,又可避免被主力反复榨取的可能。
刘仲元称,中国期货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业界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地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上狠下功夫,才能争取到期货业灿烂的明天。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天胶期货为何暴涨暴跌
- 时间: 2003-06-16 09:03:19 作者: 周春明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