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激活了乌石农场的企业经营。乌石农场2002年创造了建场史上骄人的业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04.8万元,实现利润650万元,比上年增长近4倍,职工劳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劳均达到1.15万元,捧回了“全国农垦系统扭亏增盈先进单位”的金匾。
2000年初,乌石农场将经营亏损的机运公司的汽车等动产拍卖转让,由职工联合体经营,开始了企业改革的步伐。改革的结果是,盘活了国有资产52万元,农场由每年补贴该公司25万元转为每年净收益12万元。3年来,这个职工联合体不仅购置了2辆价值20多万元的新车辆,而且职工年劳均收入也由产权改革前的5000元,增加到1.5万元。
随后,乌石农场进一步加大了对二级企业的改革力度。撤销了多个经营不善的公司。对海石公司采取“断奶”承包的方式,使其自主发展。对效益低下的茶厂进行公开招标承包,实行民营化经营。对供电所施加“风险”,实行抵押承包经营。对场办的医院、幼儿园实行分步剥离企业的运作机制,使其逐步走向市场。
在橡胶生产管理上,对开割橡胶全面实行“五五制”的割胶制度,相应增加人均割株,减少胶工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胶工人均年产干胶由1999年的3.7吨提高到2002年的4.5吨。对未开割胶园实行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将农场1万亩橡胶中的小苗转让给职工个人承包经营,使承包主成为项目投资的主体和经营主体,相应减少了农场基本建设投入和管理人员费用投入。
乌石农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拉动二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几年来,通过企业投资、招商引资、职工出资的方式,筹集资金5500多万元,先后投入实施商业服务区、生态示范小区等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建成商业用房、居民住宅楼共1.62万平方米,公共场所设施 8588平方米,成为在省率先创建“生态示范小区”的农场。在小城镇建设的拉动下,乌石农场的二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到 2002年,小城镇的商品批发、饮食服务等各类家店猛增,年营业收入由过去的1500万元增加到了2500万元。
从名不见经传到海南农垦的“优秀企业”,从经营亏损到农业银行的“AAA”级信用企业,乌石农场锐意改革呈现生机与活力。今年,乌石农场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乌石农场:锐意改革再现生机
- 时间: 2003-06-02 09:09:22 作者: 岳嵬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