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上海期货:天胶反弹难以为继
  • 时间: 2003-06-05 08:57:55    作者: 孙剑    来源: 中证网    点击:
  • 近期,国内橡胶价格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呈现出日益加剧的分化形态。沪胶在东京橡胶的影响下展开连续上涨行情。在上交所天胶交割库容日趋紧张,市场对多方有可能进行新一轮逼仓的预测背景下,新多资金的介入,使远期合约RU308成为市场焦点。多空双方展开激烈争夺,显示出多空面对国内季节性供给压力与国际市场近期的强势表现展开正面冲突。笔者认为,由于来自现货价格和期交所库存两方面的压力,国内橡胶期货市场还将面临一个再次下跌探底的过程。

    缺乏现货价格支持

    缺乏现货价格的支持,期货市场任何行情都不能长久。近期期货市场价格出现上扬,但这种状况并没有从现货市场得到多少响应,琼胶价格反而大幅走低,近期在10000元附近窄幅震荡整理。这说明现在的价位也不是国内需求所能真正维持的水平,国内现货行情将受到四方面因素制约:

    1、国产新胶上市改变短期内供需关系。进入4月份以来随着国内两大垦区新胶开割,国内市场长达3个多月的停割期正式宣告结束。割胶量的逐步增加,使国内天然橡胶的供求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天然橡胶产量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03年国内天然橡胶生产量可能达到56万吨左右。国内天然橡胶生产期从每年的4月份到12月份,其中7、8、9月为历年的割胶旺季。天然橡胶生产的明显季节性特征,也使国内胶市价格呈现规律性变化。今年我国橡胶主产区进入割胶期以来,天气状况非常有利于橡胶生产。

    2、国内现货市场销区买盘无法提振胶价。从一季度我国天胶进口量比去年大幅增加看,一季度国内销区采购渠道主要集中于国际市场。进入第二季度后,随着国内产区逐渐开割,销区主要采购渠道投向国内市场。然而4月份爆发的SARS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区的采购。从目前国内产区供应资源不断增加的局面来看,随着产区胶价陆续滑落,销区买盘表现出比较谨慎的采购态度,因此现货市场还未形成大规模采购的态势。而且按照销区的采购经验来看,一些大型用胶企业战略性采购囤积一般都会在每年的年中进行。因此现阶段现货市场价跌量缩,也正是用胶企业观望、市场中缺乏真正购买力所致。

    3、合成胶市场需求不旺。受伊拉克战争以及需求疲软的影响,合成胶市场显现疲态。原油价格下滑,使疲软的市场举步维艰。以丁苯橡胶为例,进入5月份后价格下滑态势曾一度有所缓和,然而由于部分厂商基于某种考虑,大幅度下调报价,本已有望好转的市场受到重创。因对其后续价格定位不能确定,下游用户及众经销商批量进货的愿望暂时收回,只维持少量采购。

    4、橡胶需求增长放缓。由于受到非典型肺炎消极影响,一段时期内交通运输严重受阻,航空、汽车等交通量急剧减少,与此相关的轮胎等橡胶制品需求相应萎缩,使得橡胶消费遭受打击。今年4月份,全国汽车产量仅同比增长19%,比上月回落了23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将使进入第二季度的国内橡胶市场面临不小的压力,橡胶现货价格看淡气氛浓厚,难以支持期货上涨。在此情形下即使期货走出单边上涨行情,期现价差的扩大势必增加跨市套利行为,从而使期货市场面临更大的实盘压力。

    高库存是悬在市场上方的“利剑”

    期货交易所不断递增的库存量,是悬在市场上方的一把“利剑”。在上周突破10万吨关口之后,上交所天胶仓单有增无减。5月29日可交割货物数量达到11万多吨,比上周增加6340吨;已制成仓单的货物数量为91250吨,比上周增加6305吨。按照已进入交割期的合约收盘时的持仓计算,306合约的交割量在11500吨左右,305合约的交割量在27000吨左右,与304合约的交割量32000吨相比,多头接货应该不存在问题。而远期合约的后期走势,将更加受到市场的关注。巨量的天然橡胶仓单,对于多头资金实力无疑是一个考验。问题是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所剩库容已经不多,上海期交所是否会进一步扩容,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市场风险,成了决定近期市场走向的关键。如果期交所不采取任何措施,或者说短期实施进一步扩容的可能性不大,多头手中掌握大量仓单而空头有货无法交割,整个沪胶市场面临的现货压力大大减轻,多方会利用此机会进行新一轮逼空。但是如果期交所对库容扩容和任何其他形式的调整,都将使橡胶期货行情走势产生逆转,期货价格将向现货回归并寻求支撑。近期一直有增无减的库存压力,也将由于期现两市价差减小甚至倒挂而得以有效释放,最终刺激国内用胶行业购买增加,带动整个行业稳步上涨。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本周上交所天胶库存比上周再增6340吨,然而交易所可用库容只比上周减少2510吨。这是否说明交易所已经开始增加部分库容,以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极端行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