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儋州市海洋渔业发展十年规划》通过了我省专家组的评审和论证。作为我省海洋渔业大市,儋州此举在各市县中尚属首例。
四块蛋糕可做大做强
有关专家在规划中指出,深海捕捞、浅海养殖、水产苗种和水产品深加工这四块蛋糕,仍大有发展前景。
儋州拥有24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濒临总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的北部湾渔场。按照规划,儋州将力争实现2005年海洋捕捞产值比2000年增长60%、2010年比2005年增长50%的目标。
儋州适宜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达 8300多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了约28%。专家指出,儋州近海水产增养殖的发展同样有着诱人的前景,可在水深40米以内的浅海发展近海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鲍,并适度开发沙滩养殖和礁盘养殖。
利用儋州地处热带“天然冬季大温室”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建设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暖水性水产苗种产业化基地,将成为该市海洋渔业增长的新亮点。
2002年,儋州市水产加工品总量为 8.43万吨,仅占全市渔业总产量的30%。专家指出,必须加速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市场由岛内向境外的战略性转变。
水产品打无公害品牌
专家指出,目前儋州沿海海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也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养殖容量的合理规划,以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儋州沿海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等特点,规划将该市沿海划分为潮上带养殖区、潮间带虾蟹精养区、浅海贝类养殖区、近海网箱养鱼发展区、礁盘和北部湾增殖区共5个养殖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
按规划要求,该市从今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实施从捕捞或培苗养殖、加工到消费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推动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到2010年,将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无公害水产品标准的企业和批发市场实施退出制,确保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十亿元打造海洋渔业航母
按照规划目标,2010年前儋州市需投入约10亿元来打造海洋渔业“航母”,资金将来源于招商引资、银行贷款、股份合作和民间融资等多种渠道。
其中,2005年前要投入约5.6亿元,落实渔船建造、浅海滩涂开发、水产品加工、渔业码头和市场项目建设。届时,要新造50吨位以上大船300艘、改造渔船500艘、淘汰老旧渔船600艘,增加渔船吨位2.4万吨。
到2005年,要新开发高、低位池共 1300多公顷,青蟹养殖333公顷、鲍鱼3万立方水体、贝类和藻类养殖1000公顷,网箱养鱼500箱。同时,要通过外引内联等形式筹资,加快对虾、鲍鱼等的种苗生产。
规划提出,要以白马井为基地,实施建设一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一个综合性渔业加工区、一支大型外海远洋捕捞船队的“三个一渔业工程”。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描绘蓝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宏图
- 时间: 2003-07-10 08:53:38 作者: 叶健升 郭树护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