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泰国政府官员透露,泰政府将开始落实实施一系列天胶增产措施。该增产措施将通过政府向胶农提供低息贷款,扩增天胶种植规模,尤其是扩增除了南部主产区以外的北部和东北部产区。预计到2008年,泰天胶种植面积将扩增16万公顷,天胶出口量规模将扩增40万吨。由此对国际胶市供需关系将产生深远的利空作用,并对沪胶走势产生利空影响。
泰政府扩增天胶种植规模,提高天胶产量和出口量源于多种因素所致。首先,产区胶价维持坚挺态势,现货胶价基本维持在85-95美分/公斤较高区域,显著高于产胶成本(60-70美分/公斤)水平,由此导致产胶国植胶收益显著提高;其次,产胶国经济逐渐复苏,产胶国货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升值,由此致使产区以美元计价的胶价易涨难跌;另外,非传统产胶国纷纷扩展天胶种植规模,扩增天胶产量和出口量,继而扩增在国际胶市中的份额,对泰、印尼、马等传统天胶生产出口国的地位构成显著竞争作用。由此可见,产胶国已改变缩减天胶产量、出口量的双减政策,避免胶价下跌,代之以实施扩增天胶产量、出口量的双增政策。通过增产,即扩增全球胶源现货供应量,借助胶价相对坚挺、割胶旺季的有利时机,扩增天胶出口销售收入。
泰政府扩增天胶种植规模、提高天胶产量和出口量,将对国际胶市供需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胶价处于坚挺状态,产胶国出口政策由紧转松,致使产胶国天胶产量全面逆转缩减而增长。2003年全球天胶产量同比增长1.9%至743万吨,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大产胶国天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8%、2.8%、0.4%,至251万吨、181.5万吨、56.2万吨。上述三国天胶产量占全球天胶产量份额分别为33.8%、24.2%、7.6%,三国天胶产量之和为488.7万吨,占全球天胶产量份额的65.8%。
同时,近期国际胶市用胶需求消费量增长平稳。用胶需求消费量增长源于汽车、轮胎制造业复苏所致。天胶需求消费依然集中于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汽车轮胎工业发展平稳,用胶需求消费平稳增长,对天胶产量增长幅度的领先程度逐渐缩减。据预测,2003年全球用胶需求消费量为75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7%左右。全球用胶需求消费增幅逐渐减小,增速减慢,供应紧张渐趋缓解。
由上述国际胶市供需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全球经济在低迷中逐渐复苏,但以泰国为主的产胶国出口政策发生由减转增的根本性变化,将导致天胶产量、出口量由减转增,对国际胶市供应结构变化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又将对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中长期走势产生重大利空作用,同样也对沪胶中长期走势产生潜在的利空作用。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泰政府扩增天胶对国际胶市产销区构成重大利空
- 时间: 2003-07-11 10:45:2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隆众石化商情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