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为实施生态橡胶战略 农垦下猛药治理大江大河污染源
  • 时间: 2003-07-21 03:38:17    作者: 记者符耀彩 通讯员易家凡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本报讯 地处万泉河源头的国有东平农场胶厂投资144万元建立一个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电脑监控,科学治污,污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二级排放标准。近日,该场污水处理工程被省国土环境资源部门评审为优质污水处理工程。

    万泉河沿岸的东太、东升、南俸等农场也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治污,净化周边环境。

    据统计,垦区共有89家制胶企业被列为省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主要分布在松涛水库、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大江大河的周边,成为我省江河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农垦把治污当作实施生态橡胶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任务来抓,每年投入 1000多万元资金进行治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规定原有项目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投入治污设施才能继续运转;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的“三同时制度”,即治理工程与生产项目同时上马、同时运行、同时评估。实施总量控制定期监测、定期考核。橡胶环保监测部门还在松涛库区的白沙、牙叉等农场,南渡江周边的晨星、中坤、中建等农场,万泉河周边的东太、南俸等农场,昌化江源头的乐中、山荣农场等江河流域建立并完善了环境监测网络,取得显著效果。

    为实行治污科技化、资源化,近年来,农垦各企业先后派人到北京等地学习考察,投巨资引入国内较先进的治污技术,如采用氧化塘+好氧曝光技术,开展对胶厂废水处理,稳定达标。推行治污资源化“循环经济”,引进乳清循环利用技术,减少用水量一倍以上,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垦区 40多家胶厂还引进厌氧处理技术工艺,通过废水里的有机物产生沼气,用来烘干橡胶粒子,既能节约大量燃油,又能减少臭气和污染指标,取得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旅游景区的污染源治理则严格实行“零排放”制度。去年以来,地处蓝洋温泉旅游区的蓝洋农场胶厂和七指岭旅游区的新星农场胶厂,因发现COD超标,有关部门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才准予恢复生产。白沙与牙叉农场在松涛水库一、二级库区沿岸因生活污水排放严重,被本报“松涛九问”曝光后,农垦闻过即改,立即拨出80万元,两个场又投资100多万元,及时进行整改,对涉及污染源的14个居民点进行综合治理,兴建三级无害化厕所,将日常用水、污水进行合理分流,保证松涛库区源头的水质得到净化。

    据有关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情况表明,今年上半年垦区的制胶企业COD指标基本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