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上任不久的省农垦总局局长、党委书记张力夫,摸准垦区后续发展的脉搏,提出了实施大橡胶战略的目标,在垦区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广大干部职工在琢磨,在讨论,在规划,在行动,完全可以相信,大橡胶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从根本上改变垦区的产业结构,展现出百业俱兴的全新面貌。笔者认为,实施大橡胶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有机配合,在这当中,改良橡胶品种应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众所周知,垦区土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利用,到2002年底可供开发利用的宜胶地已不足15万亩。从总体看,海南垦区按照农业部要求,橡胶生产基地规模保持360万亩是合适的。土地资源的限制,农业发展的出路主要品种改良,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中寻找出路。据了解,马来西亚已研发出14个胶木兼优品种,其中:RRIM2025种植后,五割龄胶树平均亩产163公斤,19龄胶树单株积木两立方米以上,这是天然橡胶研究和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推广开来,对全球橡胶生产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比之下,海南垦区2002年橡胶亩产75.3公斤,同马来西亚新品种相比,RRIM2025单产为海南垦区目前单产2.16倍。海南垦区推广良种以前,橡胶实生树1952―1975年亩产介于20―33公斤之间,最高是1953年38公斤,最低是1959年13.1公斤。1964年湛江会议作出了全面引进推广良种的决定,当时碗口般大的实生树也通过大田芽接实现良种化,尽管良种化过程中也混杂一些不太好的品种,但良种化为提高橡胶单产仍然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橡胶亩产1978年突破50公斤,1986年突破60公斤,1994年突破70公斤,目前是75.3公斤,为实生树产量3倍。假如从现在开始引进胶木兼优品种,实现垦区品种改良第二次跨越,实现产量翻一番,届时海南垦区年产干胶有望突破50万吨,仅这一项就是实施大橡胶战略的一大贡献。按1984年拟订的橡胶更新规划,海南垦区每年都要更新老胶园8―9万亩,才能使产胶状态长期保持良性循环。照这个更新规划,加上对未开割幼树实施大田芽接,用3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实现海南垦区橡胶品种改良的第二次跨越。胶木兼优品种引种后,除了干胶产量在现在基础上增产一倍外,还可以在更新时获得比目前多得多的木材。据统计,海南垦区1992―2002年更新胶园平均每亩产橡胶圆木2.54立方米,而RRIM2025品种19龄树单株积材超过两个立方米,更新时每亩可得圆木40立方米以上,相当于目前更新圆木产量的16倍。近年来,橡胶木制作的家具在欧美国家倍受欢迎,主要是消费者环保意识强,共同认为橡胶木的取得不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橡胶树生产周期终结必须砍伐的木材,加上经改性处理的橡胶木纹理清晰,色泽美观,用得放心又称心,从出口势头看,情况越来越好。可以肯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橡胶木材市场的开发前景将越来越好,橡胶木的身价将越来越高,垦区实现橡胶品种改良第二次跨越,将使海南垦区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木材资源宝库。
以2002年垦区橡胶平均亩产75.3公斤计,全周期干胶亩产为1883公斤,加上更新圆木收入,亩综合产值约2.36万元左右,而胶木兼优品种RRIM2025周期干胶亩产可达4075公斤,木材收入(按现在价格计算)约2万元,亩综合收入6.87万元,相当于目前产值的2.91倍。换言之,引进胶木兼优品种,实现垦区橡胶品种改良第二次跨越后,等于在同样的土地上又再造了一个新的橡胶生产基地,还能对橡胶关联的项目开发提供更多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世行货款发展橡胶时,人们对当时马来西亚的RRIM600的比重过大存在疑虑和担心,现在看来,RRIM600以当家品种身份消除了人们的疑虑,因此我们在实现垦区橡胶品种改良第二次跨越中,胆子应更大些,步子应更快些、思想应更解放一些,这样才能为加快实施大橡胶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改良橡胶品种应放胆加快步伐
- 时间: 2003-07-22 08:54:17 作者: 邢民 来源: 海南农垦商务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