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力夫就任省农垦总局局长、党委书记后,再三强调建设大橡胶格局的重要性,从垦区实际出发,规划打造强大农垦的战略部署。我们为此拍手叫好。今年能否再增产,即通过挖潜使干胶总产量实现更大幅度的提高?近日,记者深入采访并走访有关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就目前干胶生产现状,夺取更高的产量不是没有根据,关键是看各级领导工作的精神状态如何。如果采取更为宽松有力的措施,干胶总产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完全可能。
第一,依据市场干胶单价的涨幅,适当调整胶工干胶生产定价,以刺激胶工的增产积极性,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据了解,去年底一些农场在制定今年胶工干胶生产定价时,担心市场单价下跌造成工作被动,没有实施向胶工倾斜政策,因而胶工的实际收入与市场单价脱钩。这种动机不难理解。市场是不可捉摸的精灵,哪一个人都不敢夸口说他能完全掌握未来市场之变幻。但不可否认,定价过低不利于胶工生产热情的发掘。记者近日采访西达农场时了解到,该场经营方案规定胶工收入与胶工的割胶技术、产量、干胶市场单价“三挂钩”做法,既合情合理,又反映了市场规律。市场价格上涨,则胶工收入升高;市场乏力,则胶工收入下调,因之鼓动了胶工的积极性。至6月10日,该场已生产干胶883吨,与上年同比增产193吨,增幅达28%,居澄屯赛区榜首。这表明西达农场领导在如何调动胶工积极性这一问题上是潜心钻研的。一些农场领导曾对记者说过,只要市场干胶单价保持在每吨8000元这一档,百分之百有把握搞活企业。今年初以来,干胶市场单价坚挺,吨干胶单价保持1.1万元上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应该考虑以何种方式去调动胶工积极性了。这其中,记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胶工的报酬要与市场干胶单价涨落挂钩,而不是其他。一句话,该给足的要给足,该降下来时再降下来,这是调动胶工拼力多产胶的最有效的首要因素。
第二,切实抓好林段基本建设,为胶工创造便利的工作环境与条件。这里所说的林段基本建设,重点是指胶林路的建设。垦区大多数农场地处偏远,橡胶林段地形恶劣,山高坡陡。近些年来,有些农场加强了胶林道路的疏通,手扶机、摩托车直通林段,为胶工运送胶水提供了方便。但是,也有些农场对此重视不够,胶林路况长久不改观,这给胶工工作带来了困难。大家都知道,实行“四天一刀”割制改革后,大多数胶工割株都在1200株以上,一个上午得挑二三担胶水下山,胶水旺季或遇上加刀,就得挑四担五担。试想,割完胶收完胶水已是日近正午,又得往返挑胶水,体力消耗可谓大矣。一些胶工萌生“能割多少是多少,好歹得完成胶水任务”、“挖潜超产与否无所谓,不漏割漏收就行”的念头,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无疑影响了干胶总产的提高。总局机关一处室领导曾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协助联系点中的两个农场抓好残桩树、风倒树的挖潜,一年里增产各达到100吨。垦区包括兼营橡胶生产单位90多个,如果每个农场都挖潜几十吨,干胶总产至少会因之增产五六千吨,果真如此,对农场、对整个垦区的经济建设岂不是锦上添花!记者建议,各单位都要认真把胶林路的改造整治这一实事,提高到能否实现今年干胶挖潜增产的高度来认识,争取每个割胶林段都能通路行车,至少能够行驶摩托车。暂时还拿不出大量资金修路补路的单位,要把如何帮助胶工运送胶水列为重要议题加以解决,鼓舞胶工努力挖潜增产。此外,还必须关心他们的住房、供水、用电诸问题。如果上午割完胶下午还需要排队等水做饭,对胶工心理情绪就不是几句简单的话语所能描述的。而此种状况在一些前几年经济拮据的单位,的的确确是存在着。
第三,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集中精力抓好干胶生产,研究干胶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干胶生产的增产增收竭尽智慧。垦区的主业生产是橡胶,经济来源主要依赖橡胶,基层单位领导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橡胶生产上,这是不可置疑的。然而,据调查某些单位领导其主要精力并不放在橡胶生产上,不肯开动脑筋,多年来指导工作的方法还是老一套,这当然不利于橡胶生产的快速推进。有些人形容其“不当官时跑官,当了官后保官”,忙着鞍前马后应酬,忙着左右前后拉关系,忙着豢养亲信“筑后院”,当初解决问题发展生产的新锐形象在职工群众心目中已逐渐消失。这种退化现象表面上看是受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但究其根源是其思想意识发生偏向。必须坚决彻底剔除,千苟且不得。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科学的领导工作方法的运用。主要领导要掌握“大权独揽”与“小权分散”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充分调动副职领导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一个单位主要领导来说,“管死”容易“管活”难,这当中还反映了其工作作风与个人品质。记者有时下到一些基层单位采访,往往突然发现往常严谨紧凑的机关作风不见了,细诘之,方知场长书记外出开会,因而放了“鸭子”。这种现象凸现了机关“老板”与“打工仔”的雇佣关系,机关干部尚且如此,基层区、队情况可想而知。就领导干部来说,以发展经济为己任,集中主要精力抓干胶生产,才是推进经济建设的万全之策。群众理解与拥戴,生产向前发展,比一千打的赞美之辞都重要,也因此才不虚于为官一方。此外,还得减少文山会海的消磨。三天一小会,五日一大会,并未能说明抓工作的踏实,相反,对搞建设的人是一大累赘。上级领导机关要带头砍“文山”填“会海”,不辞辛劳,勤于深入基层,多些雪中送炭,为场长书记、为群众百姓献计献策求发展;场长书记们要减少与生产无关的应酬,力避做表面文章,生产指挥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与职工群众一起摸爬滚打。这样,干胶生产就没有不增产的道理。
如上所述,今年干胶生产挖潜增产的空间广阔。各级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注重重启智路,拼力创先争优。市场缤纷,韬略无穷,广开增产门径也不只局限于一条,问题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思维方法与理念期望去对待这一事关大局的工作。既然,橡胶生产在整个垦区经济地位中举足轻重,我们的经营者理所当然务必毫不犹豫地重整思路,千方百计挖掘增产潜力,促使今年干胶总产攀上新的高度。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干胶生产应力创新高
- 时间: 2003-07-22 09:19:45 作者: 本报记者 王锡鹏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