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3年6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简析
  • 时间: 2003-07-24 09:15:48    作者: 郭培兴    来源: 商务部网站    点击:
  • 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起伏不定,价格的总体水平与上月大体持平。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每周编发的、综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如按美元计算,继上月上升1.5%后,6月份平均较上月再升0.1%。同期,按英镑计算的路透社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则继上月下降1.5%后,6月份再降0.3%。

    各类主要初级产品价格各有不同变化。农产品原料类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且涨幅较大,全月平均较上月上涨5.5%(按美元计算,下同),有色金属类商品价格也涨2.4%,但食品饮料类商品价格较上月下降2.3%。如分别就各主要商品来看,则以羊毛、原油、镍和椰油等价格涨幅为烈,6月份平均较上月分别涨逾5%,其中羊毛价更涨达11.8%;其次,棕榈油、花生油、大米和天然橡胶等价格分别涨逾3%;铜、锌、茶叶和葵花籽油等价格也各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除初级产品外,一些主要工业制品如石脑油、苯和苯乙烯等价格也各有上涨。

    6月份国际市场许多商品价格有所上升或回升,主要是在如下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一、一些产品的产量有所减少或供应呈紧

    如据报道,由于世界主要羊毛生产和出口国家澳大利亚澳元升值,导致羊毛价格远远高于合成纤维,加之受非典疫情(其大量剪毛在中国工厂完成)和气候干旱等影响,近期澳大利亚羊只数量至少已减少600万只,产量严重受损。原油,由于6月11日欧佩克国家决定保持其原油日产限额不变,而与此同时,美国原油储备出现大幅下降,市场对原油供应吃紧感到恐慌和不安。天然橡胶因市场担心供应不足,价格也有明显回升。

    二、市场需求有所增长

    如椰油市场近期来需求极旺,仅菲律宾,5月份椰油输出即较上年同期猛增84.8%;在此影响下,截至6月底世界椰油的库存量已降至较上年同期低21.4%,欧洲鹿特丹保税仓库存更一度降至其两年来的最低点。同期,在印度、中国和欧盟等强烈需求下,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较上月也再增7%。美国棉花价格在6月上旬一度跌至其12个月来的低点后,由于受棉花库存下降和出口需求增长影响,价格也有迅猛回升。据预计,2002/03年度世界棉花的消费量将达2100万吨的创记录高水平。

    三、受一些临时因素如罢工等影响

    镍、铜乃至其他一些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6月初加拿大一巨型矿业公司英科公司属下的两个工厂出现罢工。此外,一些投资资金买盘的活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加剧了一些商品如原油、铜等价格的上涨。

    四、美元继续走软

    美元走软使泰国铢和澳大利亚元等相对于美元呈坚,引起泰国大米和澳大利亚羊毛等出口价格有所上扬,特别是泰国大米出口价据称现已升至“危险地不具竞争力的水平”。此外,美元走软,也继续吸引美国境外买主进入市场,导致一些商品如有色金属、天然橡胶和椰油等价格有所攀升。

    6月份也有不少商品价格仍有下跌或回跌。如与上月比较,咖啡、乙烯等价格各跌逾10%,可可、蓖麻油、锑等价格各跌逾5%,玉米、糖、菜籽油、冷轧卷(钢)板和棉纱、布等价格也各有程度不同的下跌。这些商品价格的下跌,主要是由于产量趋增,供应充裕。如据报道,2002/03年度世界咖啡产量将续有增加,过剩量还将有所加深,特别是主要生产国家巴西咖啡的可供出口产量预计将较上年度再增6.1%;可可也因产量增长,市场人士已改前预计全球将可能出现15万吨的不足为过剩2万至3万吨。此外,一些商品如锑和冷轧卷(钢)板等,市场需求疲软,交易淡静,也是价格出现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