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际国内产销区胶市全线纳入阶段性跌势的背景下,沪胶则由于东京胶反弹、库存压力连续两周减轻、场内沉淀资金撤离而低位弱势震荡整理。笔者对此认为,国际国内胶市基本面供需关系由利多逆转为利空,正成为各胶市胶价陷于弱势波动的主要原因,沪胶低位区域波动后重归跌势可能性较大。
国际胶市胶源供应稳步增长
国际产区胶市全面进入割胶雨季旺季,由于胶价处于坚挺状态,产胶国出口政策由紧缩逆转为宽松。由此气候、政策双重因素作用,致使产胶国天胶产量全面逆转缩减而增长。2003年全球天胶产量同比增长1.9%至743万吨,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大产胶国天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8%、2.8%、0.4%至251万吨、181.5万吨、56.2万吨,上述三国天胶产量占全球天胶产量份额依此分别为33.8%、24.2%、7.6%,上述三国天胶产量之和为488.7万吨,占全球天胶产量份额为65.8%。由此不难推测,上述三国出口政策变化,导致天胶产量、出口量由减转增,并将对国际胶市天胶产量、出口量的增减变化、对国际胶市供应结构变化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又将对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走势产生重大利空作用。
国际胶市用胶需求增幅缩小
用胶需求消费量增长则源于全球经济、汽车、轮胎制造业复苏所致。相对而言,供应量增长需求天胶种植规模、种植面积、单位产量不断拓展,而天胶作为一种热带作物,其中种植面积具有局限性,而其单位产量提高也将需要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而其需求消费量增长则基本与经济景气、汽车、轮胎制造业增长维持较高的正相关性。相对而言,天胶供应量增长基本低于其需求消费量增长。天胶需求消费依然集中于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经济增长既未有明显加快,也未有显著减慢,而呈现兼有低迷衰退和复苏发展双重特性,由此而导致全球汽车轮胎工业平稳发展,用胶需求消费平稳增长,并缩减对天胶产量增长幅度的领先程度,国际主要用胶国用胶需求消费维持平稳态势,对产销 区胶价支撑作用渐趋减弱。其余主要用胶国和地区经济均呈现增长缓慢甚至衰退迹象,由此虽然尚未导致全球用胶需求消费由增长逆转为缩减,但已致使全球用胶需求消费增长幅度逐渐缩小,增长速度不断减慢,全球天胶库存量减幅缩小,供应紧张程度渐趋缓解。
国内胶市潜伏重大政策利空因素
根据我国入世承诺,2004年国内天胶进口配额内进口关税将下调至5%,今年与明年两年天胶进口关税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有关方面在今年下半年下调天胶进口关税的可能性将较大。而一旦天胶进口关税适度下调,则每下调1个百分点,对于国际产区胶市100美分/公斤的胶价,即意味着下跌1美分/公斤,即10美元/吨,如果下调8个百分点,则进口胶进口成本将下跌80美元/吨,即660元/吨。由此将导致沪胶对进口胶进口成本贴水显著缩减,沪胶上涨动力显著减弱,并将成为沪胶主力吸纳、追捧远期合约的最大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国际国内胶市供应增长较快而需求消费增长缓慢,致使国际国内胶市产销区胶价全面下挫,而沪胶实盘压力依然较为沉重,部分场内沉淀资金撤离,导致近远期合约期价低位区域波动,由此基本面供需关系仍是胶价重纳弱势的主要因素。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天胶供需失衡仍将下跌
- 时间: 2003-07-08 09:13:18 作者: 刘波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