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科学管理创高产
  • 时间: 2003-08-12 09:28:49    作者: 本报记者何文昌 韩勤 特约通讯员王浩郦 蒋星辉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大岭农场近年来,始终坚持橡胶主导地位不动摇,全力以赴抓好橡胶生产管理,实施“科技兴胶”,使干胶产量保持稳在有升。2001年,全场产干胶1936吨,占年计划任务的121.2%;2002年,生产干胶2222吨,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20%,比上年增产199吨,增长幅度为9.8%,创建场以来最高产量,单株产量为4.6公斤,比总局平均单株产量3.7公斤提高了0.9公斤;亩产105.5公斤,比总局平均亩产75.3公斤提高30.2公斤。今年载至6月30日止,全场共产干胶680吨,与去年同期对比增长51吨,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

    橡胶生产是大岭农场的主业生产,是该场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该场是如何做强做优橡胶产业,使低产胶园创高产?近日记者在该场采访时,场长邱仕林、党委书记何立任告诉记者,他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不断强化胶园管理:

    ――抓好“两病”的防治工作。每年年初,该场就与各生产队签订了防病工作责任书,强化防治责任,保证组织、人员、器械、药物“四落实”,建立了场、队第一责任人岗位责任制,举办了“两病”防治培训班,做到及时发现病情,立即进行科学防治。如去年和今年初,该场由于及时做好橡胶白粉病的防治工作,使全场胶园未出现较大病情,局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近年来橡胶生产正常开割投产,为夺取橡胶稳产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胶园施肥管理。多年的胶园管理,使大岭人认识到:橡胶要高产,全靠肥当家。大岭原是一个科研基地单位,橡胶品种比较杂,相当一部分胶园属于试验的低产品系,要在这样的胶园创高产确实不易。近年来,该场为了创高产,不断加大对橡胶的施肥投入,去年以来共投入近200万元,购买橡胶专用肥1322吨,其中今年上半年购买橡胶专用肥615吨,并组织机关干部、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帮助胶工施放,保证肥料到位。与此同时,该场每年还在职工中开展义务献肥活动,并发动职工自费购买肥料,增加对胶园的施肥。去年该场职工共投入7.2万元购买甘蔗渣泥402车,牛粪60车,今年又购买甘蔗泥3000吨,全部施入胶园。据了解,去年该场每株胶树施有机肥26公斤,专用肥1.6公斤,今年到6月底,该场已二次施下有机肥每株平均26公斤,专用肥每株1.3公斤,从而促进了胶树的正常生长,增强了橡胶的产胶后劲。

    ――实施科技兴胶战略。近年来,该场全面推行“四天一刀”新割制,胶工割株已由原来的680株增加到1034株,胶工人数由原来的600多人减少到去年的462人。该场还把胶工收入与割胶技术等级、干胶产量双向挂钩,提倡胶工带双刀上树位,定点换刀,注意发挥割胶总辅导员的作用,割胶总辅导员每月交叉对割胶技术进行监督、指导、检查,抓好有效刀高效刀,杜绝了各种违割现象。去年以来,该场还在胶工中开展各种全场性的割胶技术比武活动,抓好三级胶工和等外胶工的技术培训和复训,大大提高了胶工的技术水平,目前全场一、二级胶工达92%,级内率达100%。最近在琼西赛区举行的割胶技术比赛中,有11个农场共派出24名选手参赛,该场派出的2名选手分别获得割胶阴刀和阳刀比赛一等奖,为农场争得了荣誉。该场还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行场队两级监管,培训植保员、试验员、控制药量,严格发药、合理涂药,有效地调控胶树产胶最佳动态。此外,在全场范围内开展推广“农乐宝”防治橡胶死皮树,降低死皮率30%,提高干胶产量5%。

    ――大胆实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把胶工的分配与产量挂钩,把干部的工资和奖金收入与联系点挂钩,促使全场上下都主动为干胶生产服务。年初,该场就与各割胶生产队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领导包片,科室包队,队包岗位,把干胶指标分解到每一个胶工,做到人人有目标,事事有人管。今年以来,场长邱仕林、党委书记何立任等场领导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干胶生产上,机关干部实行上午下队抓干胶生产,下午办公的工作制度,“五一”假期及“双休”日上午照常下生产队。场领导、机关科室领导还深入3个干胶生产片区召开干胶动态分析会,及时总结割胶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指导全场干胶生产。从今年4月份开始,该场还根据市场行情提高了干胶单价,从去年每公斤干胶给胶工单价1.5元,提高到今年的1.8元。机关干部每天下队也补贴8元。提高了劳务报酬水平,大大调动了干部和胶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做好工作。今年开割以来,全场胶工队伍保持稳定,无丢刀漏割现象发生。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发展,胶工的收入也比以前提高。据统计,今年4―6月份,该场胶工平均收入超1100元,最高的月收入达2600元。

    ――广泛在职工中开展劳动竞赛。近年来,该场成立了专门的劳动竞赛机构,制订了劳动竞赛方案,把竞赛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做到竞赛有方案、有目标、有检查、有评比,从而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去年,该场还根据市场胶价的变动,尽快调整生产第一线干部工人的分配,在干胶竞赛期间,生产队完成竞赛指标任务100%以上的每超一吨,奖励100元,胶工每生产1公斤干胶,在原定价的基础上,奖励0?15元,奖励部分由队根据胶工技术等级调配。由于采取这些有效的激励机制,全场上下抓干胶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全场17个割胶队都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一队的干胶产量首次突破200吨。今年以来,该场又广泛在胶工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现在一个比技术高、产胶多、收入高的劳动竞赛活动正在全场悄然兴起,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到6月30日止,全场许多生产队干胶生产与去年同比增幅大,其中八队增产7?97吨,一队增产3吨。

    ――切实抓好护林保胶工作。该场地处昌江、白沙、儋州三市县交界处,由于周边农村较多,社会环境复杂,加上胶价上扬利益驱动,偷割、偷收、打胶杯、偷挖胶头泥、胶块的现象日趋严重。针对这种状况,为整治好胶园环境,该场加强了场乡联防,各单位成立了护胶队,并把全场分为三片建立护林保胶防务联动,即每个月由一个队长轮流任总指挥,一旦发现问题,附近几个单位联合行动,同时,机关干部不分节假日,每天上午下队到林段巡逻,派出所设立特别行动小组设卡堵漏,实行重点部位、重点防范。此外,在橡胶开割前,该场还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宣传车深入基层和附近农村,宣传《海南省天然橡胶管理保护条例》,对职工和群众进行法制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场共抓获偷盗胶不法分子18名,收回胶块、胶线和胶头泥1?9吨,胶水60公斤,扣押作案工具小车1辆。

    ――继续抓好挖潜增产工作。在历年挖潜的基础上,从去年5月份开始,该场在历年风害树、三角皮、死皮树树中挖潜割胶1.56万株,多回收胶水54.80吨,杂胶15.6吨,为农场增收37万元。今年该场又继续坚持抓挖潜工作,抓好胶工的有效刀数,坚决杜绝漏岗,漏割等现象,落实好早割晚收及长流胶,杂胶回收工作,做到点滴回收,力争干胶产量有新突破,经济总量有新突破,职工收入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