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鱼的有“养鱼协会”,养牛的有“养牛协会”,种荔枝的有“荔枝协会”,种胡椒的有“胡椒协会”,等等。这是海南农垦目前最时髦的新鲜事。
“有困难,找协会”,这是垦区最流行的口头语。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农垦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垦区以家庭为主的自营经济蓬勃发展。为引导千家万户的自营经济者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总局审时度势,大力发展非官方的行业协会。到目前止,各种资源型、契约型和会员型的行业协会达200多个。这些协会根据当地农场的不同农产品的需求与企业、农户的需求,组建了各种不同类别的专业协会。正是这些专业协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职工,大大增强了垦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职工增收。
南田农场共种植芒果4.2万亩,生产规模大了,市场风险也大。为提高芒果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打开市场,场里专门成立了芒果农资协会、芒果销售协会、芒果技术协会,现已发展会员近100名,除了组织职工到外地参观学习外,还帮助引进台农一号、贵妃等10多个芒果优良品种。连续几年来,仅芒果一项,职工年收入达1万元至 10万元以上的有3000多人,盖上“芒果楼”的有1300多人。
多种行业协会建立后,在生产信息传递,市场开发等方面起到了“搭桥引路”的作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受到种养户的青睐,入会的人越来越多,通过协会致富的人也越来越多。
东平农场的专业协会则采取内联农户,外联市场,走“职工+协会+基地”的模式,让入会职工得到技术、信息、效益的综合收获。去年底该场的专业协会,通过联系企业和总局投资70多万元,在场里建起一个热带作物基地,今年有60多户职工在基地上发展荔枝、胡椒500多亩。该场发挥各专业协会的作用,帮助职工发展自营橡胶、荔枝、胡椒、槟榔等2.3万亩,部分产品销往日本、新加坡等地。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一头连市场 一头连职工
- 时间: 2003-08-14 09:15:44 作者: 符耀彩 易家凡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