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日本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0.1%,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但是,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没有起色,通货紧缩仍在持续: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低迷,物价持续下跌;SARS疫情冲击了日本的旅游业、航空业以及出口;日本中央银行过度放松银根,导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市场出现负利率这一异常现象。据日本内阁府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和名义GDP分别较前期增长0.6%和0.1%,但是,由于受SARS影响,海外旅行等服务项目的进口大幅下降,从而刺激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增长,由此导致4-6月份的名义GDP上升了0.4个百分点,剔除这一特殊因素,第二季度的名义GDP依然为负。
经济基本面没有起色,通缩局势未见缓解
日本政府对4、5月份的经济形势所做的基本判断是经济依然徘徊不前,前景不明。但到6月份,则将基本判断调整为“经济徘徊不前,部分领域出现疲软”,从而调低了对出口、设备投资、企业收益等方面的判断。
出口增势下降
首先,4月份的实际进口月环比增长0.2%,而出口月环比则下降0.1%,是继3月份环比下降3%以来连续2个月出现的负增长。从地区分布来看,日本4月份对欧盟及亚洲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长率月环比分别为-4.2%和-5.8%。4月份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之所以大幅度减少,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去年底以来美国经济减速对亚洲经济造成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其次,由于非典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蔓延,导致日本向疫区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减少。及至5月份,虽然出口月环比增长3.3%,但是同比增长6.8%,增幅在下降。其次,汽车为日本占比最大的出口产品,其中,对美出口占三分之一以上,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4、5月份日本汽车销量下降减少了对美汽车出口。日本2002年第四季度及2003年第一季度的家用小汽车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4.2%、7.4%,而4、5月份的销售量同比出现大幅度下降,降幅分别达7%和7.8%。汽车行业的生产调整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据野村综合研究所估计,汽车出口减少及其对相关产业所产生的波及效应将使日本2003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
设备投资增势受挫
第一,第一季度出现的实际设备投资增长之所以好于预期,其中包含有特殊性因素。日本的财政年度从每年4月1日起算,因此,通常人们所指的第一季度其实是日本每个财政年度的第四季度,财年末往往存在企业人为提高开工率、增加设备投资等现象,从而人为地提升经济增长率。从具体数据可以看出,2002年第四季度的设备投资同比下降2%,但2003年第一季度却同比增长8.4%,增幅较大。进入第二季度,这一增长势头受挫。内阁府最近公布的4月份机械设备订单统计数据显示,设备投资的先行指标“除船舶、电力以外的民间机械设备需求”较上月减少1.8%,第二季度预计比第一季度下降10.5%,机械设备订单的减少将直接导致企业紧缩设备投资。第二,日本政府已经下调了4-6月份设备投资的有关数据,如:财务省于5月份实施的第二季度经济预测调查结果显示,在“景气变动指数”中,反映未来数月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跌至30%,也低于最初预测的33.3%,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普遍恶化,企业设备投资需求下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4-6月份设备投资季度环比增长1.3%,与前一季度大体持平;7-9月份增势下降,预计季度环比仅增长0.2%。
失业率居高不下,个人消费依然低迷
首先,失业率居高不下。由于企业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削减劳动力成本而纷纷裁减员工以及供需失衡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4月、5月份的失业率均为5.4%,维持在日本二战后的高位上;6月份的失业率为5.3%,失业率稍有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护理产业发展迅速,吸收了许多女性计时护理人员,6月份的护理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8.5%,增幅较大。但就整体而言,日本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第二,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4-6月份,居民的名义工资水平同比增长2.7%。但是,由于多数企业从新财年开始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加上从今年4月份起,个人医疗费支付比例从过去的20%上升到30%;此外,日本正在对工薪阶层的健康保险、福利养老金制度等领域进行改革,居民的实际收入有所减少。第三,个人消费仍然低迷。失业率高企以及居民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下降制约了个人消费支出,从具体数据来看,第一、二季度的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均增长0.3%,增势低迷;而第三季度的增长率则预计下降0.1%。
物价持续下跌,通缩没有缓解
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的GDP平减指数为90.1,同比下降3.3%,下降幅度大于上一季度2.3%的降幅;第二季度的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2.1%。消费物价指数从1999年到今年第一季度连续负增长,4月份仍然维持负增长态势,同比下降0.1%,5、6月份同比均下降0.4%;国内企业物价指数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4%的基础上,4月份、5月份、6月份继续下降,降幅分别达到1.4%、1.0%、0.9%。
短期金融市场出现负利率
股市逐步回升 受美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第一季度的日本股票市场动荡不定。进入第二季度以后,股价开始止跌回升,日本股市总体渐趋平稳,曾于4月28日一度跌至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最低点的日经225指数(7607点)在6月17日突破了9000点大关。股市逐步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受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国即将实施减税等措施的影响,市场对美国股市上扬的预期带动了日本股市上升;日本银行从今年起增加了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所持股票的规模,将股票收购额度从过去的2万亿日元增加到3万亿日元,这一对策有助于稳定股市;非典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恐慌心理逐步消除。
日元汇率基本保持平稳 第二季度,日元兑美元汇率大体呈平稳态势。5月份日元汇率曾一度急速升至1美元兑115日元,为了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日本政府多次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卖日元,第二季度共计投入4.6万亿日元用于干预汇市,仅就5月份而言,日本政府入市干预的规模达到4万亿日元,远远超过了第一季度的2.4万亿日元,创下了单月入市干预最大增幅。市场对日本政府入市干预所持有的戒备心理有所增强,加上美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改善态势,日元兑美元汇率最近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换117-119日元左右的水平上小幅波动。
货币政策未达预期效果 自从福井俊彦于3月下旬就任日本银行新总裁以来,日本银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委员会于6月25日召开例会时决定,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将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的结算账户余额维持在27-30万亿日元的水平上;同时,日本银行还加大了政策干预的规模,并实施了一系列反传统的政策措施,如: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手中持有的股票、直接向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以改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上述措施实施之后,5月份货币供应量稍有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CD)较上年同期增长1.6%,增幅大于4月份的1.3%,但远低于上年同期3.5%左右的增幅;6月份同比增长1.8%,但增幅低于上年同期的3.4%。这表明,日本的金融机构仍受不良债权问题的困扰,同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下降,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短期金融市场出现负利率 日本银行为稳定脆弱的金融体系而一味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不断加大向金融机构直接提供融资的力度,导致市场上资金过剩,短期市场功能下降。在6月25日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市场上,以利率和拆借额加权平均后的隔夜拆借利率跌至-0.001%,出现了资金拆出方支付利息这一史无前例的情形。该利率在6月27日进一步下跌到-0.004%的低位。出现这种异常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日本的金融机构背负着大量的不良债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筹资成本增高,为了规避风险,金融机构纷纷将手中的剩余资金分散到其他的金融机构。这实质上反映出了日本银行过度放松银根所带来的弊端,虽然表面上金融市场存在资金过剩的现象,但事实上是惜贷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依然得不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日本银行于6月份进行的“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筹资判断指数(即回答“资金充足”的企业占比减去回答“筹资困难”的企业占比)在3月份为-15,6月份为-13,9月份的预测值则进一步恶化为-21;金融机构贷款态度判断指数(即回答“宽松”的企业占比减去回答“严格”的企业占比)在3月份为-9,6月份为-8,9月份的预测值则下跌为-14,这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尚十分严峻。
未来日本经济仍面临风险
总之,日本第二季度的经济依然没有起色,通货紧缩局势还在持续,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日本经济发展前景中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今后日本经济的走势。
美国经济未来走势 虽然美伊战争结束,美国消费信心指数出现好转,但是,美国住房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就业形势尚未根本改善,设备开工率仍处于低水平,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存在。此外,在攻打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中,美国耗费了600亿-1000亿美元左右的直接军事开支,估计今后还需投入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费用用于伊拉克战后重建,再加上如果大范围的减税对策付诸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财政赤字急速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若企业收益迟迟得不到提高,将通过美元贬值、调整进出口差额等渠道对日本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亚洲经济增长势头 韩国等部分亚洲国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下滑;非典对中国大陆、香港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将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同时,由于到日本旅游的外国游客减少,国际会议大范围取消,以旅馆业、旅游行业等为中心,非典对日本国内许多行业带来的冲击也日益显现。
日本金融体系问题 为了加速解决不良债权问题,日本政府参照美国模式,从2003年财政年度开始引进新的会计方法,进一步严格了递延税项资产的认定标准。递延税项资产认定标准的严格执行,直接导致了部分金融机构自有资本大幅度减少。5月中旬爆发日本第五大金融集团――理索纳金融控股集团危机事件,其直接原因就在于执行了这一新的会计处理办法。
此外,今后不排除日本政府为稳定股市而再度投入公共资金的可能性,如果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依然不能从根本上实行重组,未能改变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那么,注资所发挥的作用仅仅是延缓了该金融机构的存活寿命,反而会拖延问题的解决,加大不良债权问题的处置成本,不利于经济的稳步发展。
综上所述,日本第二季度经济形势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如果上述影响日本经济近期走势的国内外风险因素能够得以化解,日本经济局势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改善。但是,在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最近一次例会上,有不少委员认为,海外经济回升的步伐很难在短期内加快,日本经济要实现真正的复苏尚言之过早。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日本:通缩依然持续 市场惊现负利率
- 时间: 2003-08-18 08:50:40 作者: 益言 来源: 金融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