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6大因素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 时间: 2003-08-22 09:07:04    作者: 张强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 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张强)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苏波在今日召开的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上说,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吸纳新增就业人口,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仍有以下几方面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一、观念和认识仍然滞后。目前有部分同志认为,大企业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仅仅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长期以来"姓资姓社"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根深蒂固,仍将民营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不少同志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认识还不足。

    二、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还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目前,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仍然主要面向国有经济,没有完全做到覆盖各类所有制企业,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服务也很不到位。

    三、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行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一是国家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不够。二是行业准入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户籍管理等仍存在不公平待遇。

    四、企业信用状况差,融资环境急待改善。"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最大障碍。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企业寻保难。

    五、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服务功能不健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普遍感到获取技术支持困难,政策信息渠道不畅。

    六、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虽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相当数量还是家族式管理体制,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人员更是缺乏。生态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合法权益保护以及依法纳税等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

    同时,苏波在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上认为,由北京首都创业集团牵头,联合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北京市西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北京市平信担保中心、北京市崇信担保中心、北京鑫昌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等5家实力强大的股东出资2.2亿元组建而成的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从1999年起,首创投资担保公司已累计为830多家企业提供了30亿元的融资担保支持。受托管理包括北京市中小企业担保金、北京市出口旅游企业担保金、北京市下岗再就业担保金,担保金总额达到5.8亿元。目前已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建立了11家担保合作机构,并经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担保试点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当前价格举报的6大热点问题

    上半年,全国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共收到价格举报和咨询43400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20%。答复群众价格和收费政策咨询343853件,依据价格举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8725件,退还消费者和用户金额11909.0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005.6金额万元,罚款金额3919.82万元。今年上半年价格举报的特点:一是举报案件大幅增长;二是案件查处力度大;三是案件处理以退还为主;四是案件办结率提高。价格举报工作进一步成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为民排忧解难的“热线”,提升执法形象的“品牌”。

    价格举报反映的热点问题:

    1.药品及防治非典相关商品价格举报名列榜首。上半年,依据价格举报查处此类案件5.6万件,占已经查处的价格举报案件数的81.5%,是去年同期的14倍。主要是受非典疫情影响,群众纷纷购买预防非典的药品和相关商品,市场部分商品出现短缺和价格上涨,加上受谣言的影响,引发抢购风潮,一些经营者借机提高价格销售药品及相关商品,个别地方借防治非典乱收消毒费、体检费、出入证费等。依据价格举报查处的主要价格违法行为是:哄抬价格、不执行政府定价和价格干预措施、违反规定乱收费、价格欺诈等。

    2.教育乱收费举报居高不下。上半年,依据价格举报查处此类案件764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66%。

    中小学乱收费举报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的中小学自立项目对学生收取补课费、中考费、水费、自习费;直接向学生收取教育附加费;提高标准收取代办费;借办强化班、提高班、特色班、重点班、实验班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以“公办民助”、“计划外指标”等名义,强制收取捐资费。

    高校乱收费举报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高校学生反映在办理毕业手续时,学校自立项目收费;一些高校擅自提高学费标准,办理专科升本科手续时乱收费。

    3.房地产价格及物业管理乱收费举报继续增加。上半年,依据价格举报查处此类案件3345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24%。

    房地产价格举报的主要问题是:商品房价外加价、乱收押金,超标准收取煤气安装费、水电增容费、配套设施费,提高标准收取新建商品房交易手续费、销售商品房存在价格欺诈、继续收取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等。

    物业管理乱收费举报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群众反映物业公司收费随意性大,自立项目收取保安费、排污费、管理费,超标准收取停车费、卫生费、水电费、出入证费,继续违规收取装修押金、水电押金,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擅自提高租金等。

    4.节假日交通运价举报多中有降。上半年,依据价格举报查处此类案件2641件。

    交通运价举报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客运企业利用元旦、春节和非典期间群众返乡高峰,擅自超过物价部门规定票价浮动幅度乱收费。由于价格部门加大查处力度,违法案件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26%。

    5.农村电价和农网改造乱收费举报时有发生。上半年,依据价格举报查处此类案件1845件。由于各级价格部门对农网改造乱收费问题常抓不懈,加上前两期改造基本完成,价格违法案件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8%。主要问题是: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农网改造费;强制农民义务出工、出料、摊派食宿等变相收费或搭车收费;自立项目收取安装费、工时费、检测费、变压器费等;少数农村村委会趁农网改造乱摊派、搭车收费;实行城乡同价的地区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少数电管站收取的电费超过规定标准、收费不透明。

    6.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乱收费举报仍然较多。上半年,依据价格举报查处此类案件1267件,经过这几年的有效治理,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继续强制收取外来务工人员“调配费”、“管理费”;收费随意性大,不开票据,查处难,多反复;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没有执行或改变名称继续收取,对下岗职工、残疾人收费没有执行优惠政策;提高标准收费,扩大强制检验范围收费;扩大范围收取“排污费”等。

    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部署,结合群众举报的热点问题对教育收费、外来务工人员及就业与再就业收费、城市供水价格等开展专项治理,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地方对一些地区电力价格、物业收费、部分执法机关收费进行监督检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经营者),遇到价格和收费权益受到侵害,您可以拨打当地“12358”价格举报电话反映,也可以直接到当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举报中心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