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红田获优秀企业文明单位双奖
  • 时间: 2003-08-25 11:21:20    作者: 记者倪峻宇 通讯员 王昭华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2002年,红田农场狠抓橡胶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双增双节,使各项工作又迈出新步。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03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918万元;上缴利润81.3万元,上缴税利176.6万元;年劳均纯收入11664元,比上年增长31.5%。由于各项工作成绩显著,被省农垦总局评为优秀企业和文明单位。

    红田农场原来连续亏损10多年。自1998年底,以赖涌章为场长、刘斌为党委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以来,工作年年上台阶,面貌年年有变化,1999~2001年连续3年被评为海南农垦扭亏先进单位,2001年扭亏为盈,摘掉了10多年的亏损帽子。2002年该场各项工作又更上一层楼。

    去年,该场以主要精力抓橡胶生产,认真落实各项增产措施。他们把全年干胶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队、到每个胶工,并制定激励政策,按完成产量情况每月兑现奖罚,调动胶工的生产积极性。他们还强化以“肥”为中心的胶园管理,挖大穴,施重肥,大修“三保一护”工程。全年共给胶树施优质肥1.75万吨,平均株施33.4公斤。他们还通过经常性练刀、举办割技大比武等活动,提高胶工的割胶技术。去年,全场胶工技术一、二级率达97.1%。同时,把“六清洁”作为割胶常规工作检查内容,认真抓细。该场还开展普及阴刀活动,要求各队尽可能多开阴刀割线。去年,全场共开出阴刀23.66万株,占全场割株的45.9%。在抓干胶生产的过程中,该场领导带领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在第一线指挥生产,帮助解决难题。去年,机关干部先后组成16个工作组共62人次下队蹲点抓干胶生产。由于措施得力,工作扎实,该场去年产胶首次突破2000吨大关,达2066吨,比上年增产24%,平均亩产达97.9公斤,胶工人均产胶达5314公斤,在岛西干旱地区创出了高产。

    该场在狠抓橡胶主业的同时,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去年,有计划地更新部分橡胶,改种高效农业作物,建起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种下龙眼150亩、荔枝150亩、马来西亚菠萝蜜120亩、芒果140亩。他们还改变农田单一种水稻的作法,改种香蕉、反季节瓜菜等。去年,农田改种面积占总数70%以上。为了带动职工发展自营经济,该场各级干部率先行动,大搞种养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场自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去年,全场职工自营经济纯收入达1043万元,劳均自营经济收入达7998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劳均总收入的68.6%。

    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控制开发,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是该场去年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他们把“三大指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单位,并与各单位主要领导签订扭亏增盈责任状。该场还加强审计,层层把关,做到各种费用严格按承包指标开支,并严格控制接待费用和差旅费用,还抓好劳力管理,实行定员定岗,全员上交“三费”。由于既抓好增产增收挖潜,又严格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因此去年该场干胶单位生产成本为4619元,管理 和开支为167万元,经济利润为229.5万元,分别比省农垦总局下达的指标减少62元、3.7万元和增盈317.6万元,出色地完成3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