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半年我国橡胶工业运行特点分析
  • 时间: 2003-08-29 09:05:2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橡胶》    点击:
  • 2003年上半年,尽管遇到天然橡胶价格爆涨、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和伊拉克战争使国际经贸市场发生动荡,但橡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汽车等相关行业产销继续走高,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增势不减,多数橡胶产品出口尚未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国内外市场对橡胶产品的需求旺盛。

    一、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掌握的情况看,行业的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均大幅增加,特别是经过行业多年不懈努力,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市场需求的积极拉动,橡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我国轮胎的子午化率首次突破40%(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轮胎产量中含摩托车胎)。在其他产品方面如摩托车胎、输送带、胶管、V带、密封制品、胶乳制品、炭黑、橡胶助剂等的增幅都超过两位数,这表明橡胶制造业正逐步走向复苏,2003年1-6月主要橡胶产品产量见表1。

    表1 2003年1-6月主要橡胶产品产量

    ───────────────────────────────────

    产品 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

    轮胎外胎 万条 8436.3 11.3

    其中:子午胎 万条 3084.5 43

    力车胎 万条 17834.5 4.5

    输送带 万平方米 4019.9 13

    V带 万A米 35239.4 17.4

    胶管 万标米 17730.6 22.5

    胶鞋 万双 35057.6 -8.5

    ───────────────────────────────────

    二、行业运行中的热点

    1.轮胎

    轮胎一直是橡胶行业最主要的产品,无论从销售收入、产值、出口额和耗胶量上,都占整个橡胶行业的一半左右,利润占3/4。受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社会汽车新增和社会保有量不断增加、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强力拉动,轮胎消费急剧升温。

    (1)轮胎生产情况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1-5月轮胎销售收入143.37亿元,同比增长16.86%,出口交货值35.16亿元,同比增长21.83%,而同期产成品库存同比下降3.07%。特别是子午线轮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子午线轮胎产量同比增长43%,达到3084.5万条。而子午线轮胎中又以全钢载重子午胎为重,1-5月协会统计全钢胎产量344.43万条,同比增长62.7%,尽管许多轮胎企业采取调价、预付款或搭售斜交胎的方式,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直接引发了目前国内十几家企业齐上全钢子午胎的局面(见表2)。应该说目前我国子午胎产量增长主要是轿车子午胎在增长,而投资热点集中于全钢载重子午胎。从轮胎产品生产的结构看,我国轿车胎的子午化率已经达到98%,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档次,向高速度级别、扁平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载重和轻卡轮胎要提高子午化率,工程轮胎和农业胎则要开发子午胎。

    表2 全钢载重子午胎产能一览

    单位:万米、万条/年

    ───────────────────────────────────

    序号 企业名称 2002年产量 现有能力 2005年新增能力 合计能力

    ───────────────────────────────────

    1 上海载重 141 150 50 200

    2 青岛潢海 43 30 40 70 140

    3 山东三角 100 80 100 180

    4 山东成山 49 30 50 80

    5 杭州朝阳 54 30 70 100

    6 广东华南 38 30 20 50

    7 桦林轮胎 15 30 30

    8 辽宁轮胎 8 35 35

    9 东风轮胎 11 30 30

    10 河南轮胎 32 15 65 60 140

    11 贵州轮胎 26 30 30 60

    12 银川轮胎 25 30 30 60

    13 双星华青轮胎 25 30 30 60

    14 普利斯通(沈阳) 43 40 30 70

    15 米其林(沈阳) 24 30 30

    16 安徽佳能 33 30 30

    1-16小计 667 650 645 1295

    17 山东玲珑 60 60

    18 富阳公牛 30 30

    19 山东金宇 30 30

    20 山东永胜 30 30

    21 山东永泰 30 30

    22 山东华泰 30 30

    23 山东兴源 30 30

    24 山东三工 30 30

    25 银宝(寿光) 30 30

    26 青岛光明(平渡) 30 30

    27 新疆 30 30

    28 山东泰山 30 30

    29 韩泰嘉兴 30 30

    30 南京锦湖 80 80

    31 厦门正新 30 30

    17-31小计 530 530

    1-31合计 667 650 1175 1825

    ───────────────────────────────────

    (2)子午线轮胎投资风起云涌

    最近又有山西太原双喜轮胎进入“兰星”后,也准备上全钢子午胎,内蒙古腾飞公司一期投资5.6亿元,建年产60万条全钢正式启动,表中的浙江富阳公牛集团的全钢生产线已经投产,双星华青今年的产量就将达到65万条以上。而外资更多地表现在轿车和轻型卡车的投入上。固特异5年内投资1.2亿美

    元,能力由190万/年扩大到530万/年;普利司通继沈阳、天津工厂后又投资9900万美元在无锡建274万条/年轿车子午胎厂;米其林投资1.5亿美元,以占70%股份合资上海正泰生产轿车子午胎;杭州中策和日本横滨合资建年产75万轿车胎项目;日本住友独资在江苏常熟建年产75万轿车胎项

    目;韩国的锦湖在现有400万条/年轿车子午胎的基础上又在南京建500万条/年轿车胎项目和80万条/年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台湾正新在江苏昆山“二期”500万条/年轿车子午胎,其厦门正新已经入股海燕;台湾建大公司在江苏昆山的摩托车胎厂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轿车子午胎能力;韩国轮胎在江苏

    嘉兴“二期”30万条/年全钢载重子午胎正在建设中;此外,佳通公司在国内展开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先后收购开元(全钢)、重庆、银川,通过竞买竞得“桦林轮胎”国有法人股,开创了外资企业参与我国国有法人股竞购成功的先例;有消息称香港和记黄埔和意大利皮列里合作拟同建一大厂合资。围绕“全钢”的高强度、大规模投入是今年行业的一大热点问题,对于“投资热”后形成的能力是否过剩,各方看法不尽相同。根据新的形势,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相关工业的发展,轮胎工业应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近两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一度作为生产资料和高档消费品的汽车已步入家庭消费品的行列,在2002年324.12万辆汽车总产量中,轿车近100万辆。据汽车协会专家介绍,今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400万辆以上,“十一五”汽车的产量1000万辆,亦或700万-800万辆,不论总量是多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汽车产业结构将有重大变化,即轿车从现在占总量的1/3,几年后发展到超过总量的2/3。同时汽车社会保有量的增长也不会低于每年300万辆,到2005年,全国汽车社会保有量将到2500万辆。届时轮胎的产量按10%的增长速度将超

    过1.7亿条。就全钢来讲,我们的看法是过热,一是到2005年总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

    000万条左右,还要考虑轮胎翻新,而需求国内在1000万左右,出口争取达到300万;二是小规模、低水平、无技术创新作依托,一个地区扎堆上也是不行的,子午胎不能搞“小土群”。

    4月初,就全钢载重子午胎盲目重复建设问题,引起高层高度关注。指示有关部门就我国全钢子午胎发展情况,以及如何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要求进行系统的行业分析、市场和运行监测,适时提出调控建议和措施。国家发改委听取了有关单位的意见。

    2.天然橡胶

    今年橡胶行业另一热点问题就是天然橡胶价格爆涨。橡胶消耗量一直被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橡胶工业发展水平和生产规模的主要指标。近两年来,随着中国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外橡胶制造业的大量涌入,使得国内橡胶消耗量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橡胶消耗大国和主要进口国,同时又是一个橡胶资源不足的国家,2002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54万吨,合成橡胶产量108.19万 ,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国家每年大量进口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2002 年进口天然橡胶95.6万吨,进口合成橡胶91.6万吨,鉴于此,国内橡胶需求和国际橡胶市场供给造成一年多来国内橡胶价格的巨大波动。

      今年春节过后,国内天然橡胶价格被拉高至14000元/吨,橡胶加工业遭受沉重打击,一些自行车胎厂、胶鞋厂、制品厂开工率明显不足,经济效益急剧下滑。这引出一个话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弱化,谁来调控市场,如何规范市场,政府干预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如何把握,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然而从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2002年中国消耗橡胶为288.53万吨(不含胶乳),而且这当中还包括近40万吨的阳S热塑性弹性体,远没有许多机构认为的那么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今年天然橡胶价格暴涨炒作和投机成分过大。

    受天然胶、合成胶等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尽管大部分橡胶制品的产量、销售收入、出口都有增长,但经济效益却没有同步增长。从最近的胶价走势看,经过行业的呼吁,国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有可能有进一步动作,加之新胶上市,胶价已经回落,将减轻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

    胶鞋受橡胶涨价的冲击最大,是橡胶产品中仅有的产量下降的产品,当然也有受SARS影响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入世后出口变得不畅,印度、加拿大等国先后提出反倾销。去年是出口量略增,出口额大幅下降,今年国内产量下降了8.5%,而出口量和出口额却双增长,但愿这一势头能保持住。而据我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在胶鞋产量下降的同时,销售收入也下降,利润同比下降50%,这是近年来少有的,这里固然有胶价上涨、SARS影响等外部因素,也有各类鞋间的相互替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选择余地更大,毋庸讳言更重要的是我们产品和市场开发、技术进步方面存在问题,我们企业过多,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差,产品竞争力不强。现在一些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胶鞋的出口都在增加,我们以前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正在丧失。

    表3 1-5月部分橡胶产品出口情况

    ───────────────────────────────────

    品名 单位 出口量 去年同期 增长%

    ───────────────────────────────────

    轮胎 万条 1654.3 1301.3 27.13

    摩托车胎 万条 242.5 214.5 13.05

    自行车胎 万条 2632.3 2522.3 4.36

    输送带 吨 6795.3 5362 26.73

    V带 吨 2762 2313 19.41

    胶鞋类 亿双 14.94 13.06 14.4

    安全套 吨 1586 1201 3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