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变化及市场前景分析
  • 时间: 2003-08-07 09:19:40    作者: 王 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图书与科技信息中心)    来源: 《热带农业科学》    点击:
  •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总是在不停地波动和变化。当前对天然橡胶市场的研究,较多地注重于市场行情的描述和预测。毫无疑问,这对于橡胶的市场交易和生产经营都是极其重要的;但能否进一步从市场价格涨跌现象当中,获得多一些市场变化的规律性认识,悟出一些生产经营的道理,做到价格较高时不盲目乐观,价格低迷时不垂头丧气,从而心绪平静,信心坚定,制定出比较合理的经营策略呢?回答是肯定的,笔者拟对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化的现象中隐含的规律性做些粗浅的分析。

    1 “潮起潮落”是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变化的客观实际

    2002年第一季度后期起,国内外市场天然橡胶价格呈上涨之势。在3-8月期间,东现亚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从每吨600-700美元上升到850美元以上,国内产地市场也从每吨不足7000元上升到8500元以上,甚至还突破了10000元,从而结束了自1998年以来连续4a价格低迷的局面。

    天然橡胶价格会继续升高还是会回落,人们不断地进行预测。多数人认为天然橡胶价格不会很快回落;但预测多是不确定的。一般地说,对近期价格的预测较易与实际吻合,但对3-5a以后价格的预测往往相去甚远(有时对近期价格的预测也会相去很远)。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银行国际经济部预测1995年纽约市场RRS1天然胶每吨售价为1190美元,2000年为1560美元;而实际上1995年每吨售价为1820美元,2000年为830美元。这并不是说预测者的预测能力低,而是表明价值规律作用下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象,客观实际的偶然变动因素的确是难以预测的。表1为1950-1991年纽约市场天然橡胶1号烟片现货价和世界银行关于1992-2005年天然橡胶市场价格预测[1];图1为1950-2005年纽约市场天然橡胶价格变化走势。

    表1 1950-2005年天橡胶(一级烟片胶)价格

    1990年不变价年份 实际价 G-5MUV B-7CPI 1990年不变价年份 实际价G-5MUV B-7CPI 1990年不变价年份 实际价G-5MUV B-7CPI

    纽约现货价1950 91 555 7311951 130 692 9481952 85 431 5931953 53 278 3701954 52 278 3551955 86 452 5871956 75 381 5011957 69 340 4481958 62 301 3951959 81 398 5161960 84 407 5291961 65 309 3991962 63 294 3761963 58 274 3341964 56 259 3131965 57 263 309 1966 52 233 2751967 44 194 2261968 44 195 2191969 58 245 2771970 46 185 2091971 40 151 1691972 40 139 1541973 79 235 2641974 87 214 2641975 66 146 1781976 87 190 2281977 92 182 2171978 111 191 2141979 142 217 2601980 162 226 2651981 125 173 2031982 100 141 164 1983 124 178 2001984 110 162 1781985 92 135 1461986 95 117 1241987 112 126 130 1988 129 135 1391989 112 118 1211990 102 102 1021991 101 99 96估计价1992 102 96 911993 106 96 921994 112 99 951995 119 103 982000 156 114 1062005 177 112 101

    说明:1、1990年不变价中,G-5MUV由生产单位价值指数缩减,B-7CPI由消费指数缩减。

    2、实际价中,纽约现货价来自国际橡胶研究小组《橡胶统计通报》,估计价来自世界银行国际经济部。

    图1 1950-2005年天然橡胶价格演变

    说明:G-5MUV1990 为由生单位价值指数推算的1990年不变价;B-7CPI1990为由消费物价指数推算的1990年不变价。

    从表1和图1可见,不论是实际价格还是不变价格,各时期、各年份间均有差别。从总体上看,实际价格和不变价格化的趋势有所不同,但年际或时段间都会上下波动。

    实际价格的变化可分为2个较大的时段。一个是1950-1977年。这一时段价格水平略低,始终在100美分/?以下波动(只有1951年例外,高达130美分/?)。详见表1与图2。这个时段中,价格最低的为1953-1954年和1961-1972年,前者为52-53美分/?,后者为40-65美分/?。而此阶段开头的1950年和结束的1977年价格几乎相等,分别为91和92美分/?。

    另一个时段是1978-2001年。1978年以后,价格水平有所提高,绝大多数年份每公斤售价在100美分以上,只有1985-1986年和1998-2001年不足100美分,尤以01998-2001年为低,每公斤售价在75-89美分之间(见图2)。就这一时段来说,纽约市场1号烟片胶每公斤售价在100美分以下就是低的了,所以,1998-2001年是1978年以来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最低的时期。

    从不变价格看,虽然各个阶段价均有波动,但总体上是前期较高,以后逐渐走低。这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天然橡胶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干胶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降低所至。

    价格具有传导信息、配置资源、促进技术进步以降低商品生产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的功能[2]。但是,价格只有在具有足够弹性、市场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上述功能;若价格冻结了,则其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所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是由市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只能正确地认识它,适应它,充分发挥其传导信息、配置资源、促进技术进步等功能,而无法改变它。在对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问题上,必须确定一个基本观念,即价格变动是价格实现其功能的必备条件。

    2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提高天然橡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利润(或说赚取一定利润所费成本最小)是企业经营的目标[2]。在市场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平均成本越小,其获得的利润越大,其产品和企业也越有市场竞争力。同类产品,其质量不同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同,往往质量优的产品能够卖得好价钱。笔者曾分析了2000年国内橡胶工业原料市场价格差异,结果发现:同是1号天然橡胶,新加坡产的售价最高,泰国产的次之,国产的价格最低;进口1号天然橡胶与国产1号天然橡胶的价格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泰国1号天然橡胶售价约比国产1号天然橡胶高15%。因此,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商品价值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天然橡胶市场的价格的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见表1之不变价)。从这一点来看,要降低生产产品(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其次,成本指一是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值,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与此相适应,生产要素价值则是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土地的地租等。从这点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成本核算,精打细算,不允许有任何浪费。其三,企业的成本有生产成本,也有社会成本,或者说有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当前农垦橡胶成本中,间接成本比重过大,与直接生产成本大体相当。因此,必须大幅度降低社会成本或间接生产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降低社会成本(间接生产成本)的途径中,最重要的两条是: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分流企业富余人员;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确实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时,要正确认识企业经济与区域经济、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差别,以便措施更有针对性,取得的效果更好。

    3 天然橡胶市场前景看好

    天然橡胶的市场前景与橡胶的应用前景有关,与天然橡胶自身特有的性能也有关。

    3.1 橡胶是重要工业原料

    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其制品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的有:①轮胎,包括飞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各种越野机械的的轮胎等。②汽车、飞机用橡胶配件,其中包括各种胶管、胶带、油封、密封条、减震扶、皮碗、防尘罩、挡泥板等。据报道,除轮胎外,平均每辆汽车含用橡胶配件400-500个,占车重的4%-5%;一辆桑塔纳轿车,需配用5条高质量的子午线胎和600多个橡胶配件,耗用橡胶60?以上;一架大型客机,约需配用橡胶制品10万件。③水利工程用橡胶制品,如密封制品、橡胶水坝等。④钢铁工业橡胶制品,如储气柜膜片等。⑤医用橡胶制品,如医用胶管、胶塞、气床、轻便氧气袋等。⑥胶辊。目前我国已有南京橡胶厂、广州第六橡胶厂、武汉红桥橡胶厂、天津橡胶制品一厂等多个企业建立了专业胶辊生产线。⑦工程橡胶。如高等级公路建设用的桥梁芯子、支柱、伸缩缝等;铁路建设用的枕用橡胶垫板、橡胶桥梁支座及橡胶弹簧无件和防震橡胶等;建筑业用的减震橡胶块及其制品等。⑧防水卷材,防腐衬里。⑨胶鞋、手套、球类等制品。⑩各种橡胶涂料等[3、4]。

    3.2 橡胶消费呈较快的增长态势

    表2为1960-2000年全球橡胶消费量的变化情况[5];表3为1990-2000年全球橡胶消费量统计。不论是橡胶总消费量,还是天然橡胶消费量,都呈上升势头。

    表2 1960-2000年全球橡胶消费量情况

    橡胶消费量/万t 年份 天然胶比例/% 总 量 合成胶 天然胶

    1960 364.6 185.0 209.6 57.51970 757.6 457.8 299.8 39.61980 1246.0 870.0 376.0 30.21990 1506.0 977.0 529.0 35.12000 1786.6 1079.6 707.0 39.6

    表3 1990-2000年世界橡胶消费量

    橡胶消费量/万t 年份 天然胶比例/% 总 量 合成胶 天然胶

    1990 1506.0 977.0 529.0 35.11991 1453.0 929.0 524.0 36.11992 1502.0 950.0 552.0 36.81993 1428.3 883.0 545.3 38.21994 1456.8 692.6 564.2 38.71995 1517.5 939.7 577.8 38.11996 1568.0 956.0 612.0 39.01997 1670.0 1011.0 659.0 39.51998 1699.4 1030.0 669.0 39.41999 1759.3 1068.5 690.8 39.32000 1786.6 1079.6 707.0 39.6

    3.3 天然橡胶占橡胶消费总量的份额有所回升

    由于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主要性能近似,20世纪60-70年代,曾有人认为完全可以用合成橡胶代替天然橡胶,当时美国一些合成橡胶生产商也曾有用合成橡胶挤垮东南亚天然橡胶种植业的企图。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当时纽约市场天然橡胶1号烟片售价曾跌至400美元/t;1980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在橡胶总消费量中的比例曾缩减至30%。但是,毕竟天然橡胶在制造轮胎的通用性能上优于合成橡胶,尤其是在潮湿路面上的耐滑性(刹车后的耐滑行性能)、高温条件下的耐磨性以及坑洼路面上的抗裂性等方面,天然橡胶明显优于合成橡胶,因而合成橡胶始终无法占领制造商曾经企求、天然橡胶所占据的那份领地。近20a来,天然橡胶在橡胶消费量中所占的份额不仅没有继续缩减,反而有所回升;1993年以来,天然橡胶消费量占橡胶消费总量的38%-40%(见表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橡胶消费量日益增大,天然橡胶由于具有一些合成橡胶难以替代的性能,加上天然橡胶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其资源可以再生,因而市场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