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逼人民币升值美国打关税主意 欧盟参与施压
  • 时间: 2003-09-16 08:34:28    作者: 钮键军    来源: 财经时报    点击:
  • 欧盟的财长本周在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提出“汇率不公平是导致贸易不平衡关键”的说法,进而要求人民币重新估值;在华跨国公司希望人民币汇率稳定

    就在美国财长斯诺刚刚带着“人民币不会升值的消息”结束亚洲之行回到美国后,近日,美国国会一些参议员又称,如果中国不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他们就将在国会提出议案,建议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收27.5%的关税。

    他们指责中国有意压低人民币汇率,从而使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他们还把美国制造业丧失的就业机会归咎于中国。据称,过去3年多美国制造业丧失了270万个工作机会。

    现在还不清楚这些参议员何以把税率定在27.5%,此前有美国学者声称,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15%到40%。但同时美国国内有分析认为,这项议案要获得通过“将很困难”。因为假如美国真的对中国商品加收27.5%关税,势必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弹,而且此举将在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

    再一次站出来与日美相呼应的,是欧盟的财长们。本周,他们在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提出“汇率的不公平是导致贸易不平衡关键”的说法,进而要求人民币重新估值,同时,要在欧盟财长会议上通过类似的决议。

    人们通常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浪潮是“日本点的火,美国添的柴”。但上周这种由美日结成的“人民币包围圈”却遭到了挫折。日本由于接连干预汇市,暂时放弃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立场,造成美国孤掌难鸣;但美国很快又找到了盟友,欧盟财长们纷纷表示加入向人民币施压的阵容。

    欧盟各国财政部长本周在意大利马焦雷湖(Lake Maggiore)畔的史特蕾沙(Stresa)召开会议,讨论世界经济状况。可以预计人民币汇率将成为讨论的部分内容。

    德国副财长科赫.韦泽(Caio KochWeser)负责监督史特蕾沙会议的准备工作。他说:“全球新的经济参与者,比如像中国,必须日益重视世界范围的贸易不平衡。”

    强势欧元惹祸

    对于欧盟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要求,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李蕙英研究员认为,欧盟的要求“情有可原”,但不会招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李认为,欧盟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因为今年美元贬值造成欧元的相对升值,给欧盟国家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据悉,今年仅日本就已支出9万亿日元(合75亿美元),以限制日元升值危及出口。欧盟财长们认为,亚洲各国广泛买进美元的举动,意味着美元下跌所带来的压力已由欧元、英镑和其他自由浮动的货币所承担。

    欧元币值今年6月达到顶峰,兑美元汇率今年已升值12%,而日元兑美元汇率则上升了约1%。

    “应该说,这就是为什么欧元区的一些决策者甚至比美国人意见更大的原因。”荷兰国际集团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克里夫表示,“只要拿欧元区的业绩与美国比一比,就能发现强势欧元造成了多大损失。”

    许多公司都报告说,强势欧元已损害了今年的利润,其中包括制药、工程和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公司正考虑将部分生产业务转移至墨西哥,以便为汇率风险提供自然对冲措施。

    中国欧盟可以谈判

    李蕙英分析,尽管事实上欧元的升值给欧盟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欧盟不应该把这种升值造成的不利影响归咎于中国。因为中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通过操纵汇市来保持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目前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劳动力的低廉成本,同时,欧盟国家的产品与中国的商品更多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因此,欧盟不能把欧元升值带来的出口下降归咎于人民币的相对贬值。

    同时李也指出,目前出现的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也不应成为欧盟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的理由。

    根据欧盟贸易委员会的统计,2002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867.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3.2%;2003年1~5月贸易额为457.2亿美元,同比增长43.6%。这一数字使今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日本在过去的30年间一直是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此前,欧盟贸易委员拉米也认为,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谈判方式予以解决。

    李蕙英同时认为,美国财长访华带走的“人民币不会升值”的讯息,会对欧盟的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因为中国此前的态度已经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屈从于任何国际压力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调整,即使是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因此,欧盟财长们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吁,不会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以及出口造成影响。

    谁不支持升值

    与美国、欧洲、日本政府的态度不同,世界银行的专家们冷静得多。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巴哈特斯尼在北京表示,支持中国政府的人民币政策。他称,中国领导人也想把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但在自由浮动前,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中国入世后对内地市场带来的冲击,以及中国的银行改革的成效。

    世界银行驻华盛顿的经济师蒙斯伯格也指出,不要仅着眼于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账户。因为美国对中国有严重贸易逆差便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并不全面,要全盘考察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A.蒙代尔本周在上海也表示,人民币并不具备升值的必要条件。这位被誉为“欧元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指出,人民币升值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际收支平衡、全球经济稳定。但目前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而且银行不良贷款、国企改革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不可能放开汇率。

    蒙代尔表示,由于美元的波动,尽管盯住美元的政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消极作用,但这仍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此外,“热钱”的流入也与汇率有关,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必须像1998年那样,坚持稳定的人民币政策。

    跨国公司希望稳定

    蒙代尔同时认为,不能低估升值的影响。尽管过去几年中国存在通货紧缩,但并不严重。如果人民币升值,情况就不一样了。此外,升值的影响还在于推迟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降低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兴趣、失业率上升、农民收入降低等。

    在华的一些欧洲企业也表示希望人民币汇率稳定。正如蒙代尔所说,人民币升值会降低FDI对中国的情趣。一些在华的跨国公司也纷纷表示了对人民币升值的担忧。一些跨国公司此前曾向中国有关领导建议,要求人民币保持稳定。

    9月8日,在北京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宜家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杜福延(Ian Duffy)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指出,中国金融的稳定,特别是汇率的稳定,是吸引宜家公司对中国进行投资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因此,宜家公司坚决反对人民币升值。

    其他参加此次论坛的人士,也表示了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和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关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贾沛年(Simon Galpin)也对《财经时报》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仅对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对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希望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