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江泽林在垦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农垦要在“三农”发展上继续发挥示范作用
  • 时间: 2003-09-16 08:46:36    作者: 记者易家凡 通讯员陈孟书 刘兴旺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9月4日至5日,副省长江泽林深入农垦调研时指出,海南农垦要增强自身改革的紧迫性,改革要以调动基层和职工的积极性为目标,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要选准改革突破口,成熟一项改一项。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他强调,农垦与地方要加强沟通,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农垦要在“三农”发展上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如何做大做强垦区国有经济、职工自营经济和剥离垦区社会职能,是江泽林此次调研的主要课题。在为期两天的工作调研中,江泽林在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力夫,副局长陈永希、郭奕秋,省政府副秘书长周公卒以及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的陪同下,分别深入到垦区的新中、南田农场召开了干部职工座谈会,参观了新中农场的学校、橡胶加工厂和南田的职工芒果园。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相关厅局领导,万宁、陵水、保亭、三亚、乐东等5市县领导,南林、南田、南滨、南茂、山荣等农场的领导以及总局机关部分处室领导参加的农垦与地方协调会。

    江泽林指出,当年,农垦所在地都是十分荒凉的,条件非常艰苦。今天的农垦,是靠农垦人一锄一锄开垦出来的。农垦的可耕地面积只有58万亩,其它都是林地。所以,对农垦的土地资源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他要求农垦与地方要加强交流沟通,相互支持,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海南农垦要继续发挥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技术力量强的特点,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上继续发挥带动作用,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小城镇建设方面继续发挥示范作用,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江泽林指出,海南农垦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没有消极等待改革,而是积极主动改革,在做大做强橡胶优势产业,深化场办二级企业改革,进行社会职能内部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要求海南农垦要增强自身改革的紧迫感,要在激活内部活力上下功夫,要围绕着调动基层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来展开。

    在谈到如何解决农垦办社会问题时,江泽林指出,剥离农垦社会职能,是为企业卸包袱,只有解除了负担,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农垦的一些社会职能移交给政府,这是农垦改革的需要。农垦不同一般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企业,其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功能齐全的社区,有其独特的社区文化。所以,在剥离农垦社会职能时,要积极稳妥推进,不能简单化。要制定总体方案,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和方便广大群众的原则,适宜整合的整合,不能为整合而整合。

    在谈到如何做大做强橡胶优势产业时,江泽林指出,橡胶是农垦的优势产业, 但不能因体制问题将优势产业变为劣势产业。要将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在生产领域,要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提高胶工的分配水平。橡胶的产权要到户,要让胶工拥有一份产业。在加工领域,要对橡胶加工厂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提高橡胶的加工能力和产品的质量,通过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产品增值。在生产秩序领域,要加强护林保胶工作,要严格按照琼海会议精神,实行民营胶“三统一”。各市县要大力支持护林保胶工作,共同维护橡胶生产秩序,对乱设加工厂和收购点的,要采取措施坚持取缔。对毁林偷胶案件要坚决处理,快审快结。工商部门要依法对民营橡胶加工厂和收购点进行管理和取缔。

    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壮大非国有经济时,江泽林指出,要通过制定政策,搞好服务,调动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积极性。职工自营经济要朝着规模化、产业化、良种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要把职工自营经济当作农垦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抓。南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芒果产业为主的职工自营经济,不但使职工致富,而且还通过科技扶贫,带动了周边农村芒果产业的发展,使一些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南田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