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前两天沪胶市场异常平静,各月合约继续在8月21日的高点附近徘徊,成交量大幅减少。与市场模糊走势相对应,投资者对后期行情看法也产生了较大分歧。经验告诉我们,当市场在关键位置出现了这种模糊走势时,单从商品供给、需求角度分析,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价格在重要位置出现停滞,一定是多种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我们不妨把对沪胶价格有影响力的几类主体找出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利益和可能采取的行动,对目前走势进行验证,以提高供求分析和趋势分析的准确性。
目前对沪胶市场价格有影响力的几大主体分别为:一是生产商,以产胶地农垦部门为主要代表;二是消费商,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为代表;三是市场上的投机资金,从前期盘面情况看,他们是做多的主要力量;四是套利商,从各市场天胶价格分布来看,他们显然倾向于在其它市场买进,在上海交易所卖出,因此也是市场上做空的主要力量;五是国家计委,他们主导着橡胶的进口配额和关税。再分析一下当前各类主体利益所在及其可能采取的行为,我们就可以对市场未来走势有个比较清晰的判断。
套利商作为市场上主要的做空力量,其力量源泉在于前期沪胶较之周边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跨市套利或期现套利均存在较大利润。但目前5号标胶的产、销区现货价均攀升到13000元/吨,最新的三号烟片胶到岸成本也到了13580元/吨。比较以9月23日沪胶0310-0401合约的收盘价,为13310-13990元,在算足生成仓单的成本和资金利息、仓储费后,基本封闭了期现套利的获利空间。琼胶市场在交易所的干预下,多空双方在低位大幅减仓后,连续3天出现无量涨停走势。我们假设目前琼胶市场上所有有意进行跨市套利的多单持有者,都已经在沪胶市场上进行了放空操作,那些新的套利力量就只有在涨停板被打开后,成交再次放大时才会出现。而短短3天的无量上涨,以0312为代表的主力合同就已经上涨了1600元/吨,价格从9800涨到了11700。当涨停结束时,套利空间是否存在就又是个未知数。这样看来,套利商目前以期现和跨市为主体的套利渠道,面临利润空间或操作机会的限制;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减少了其在沪胶市场上的抛空力度。
以目前13000多元/吨的现货价格,农垦有着丰厚利润,必然加紧生产;但受种植限制,产量短时间内难以大幅增加。而消费商虽然需求较旺,但对目前胶价并不认同,采购上比较谨慎,保持着量产为入的原则,并不断呼吁增加进口量和降低进口成本。国家计委在用进口配额调节天胶供给总量时,也会兼顾考虑以关税变化来调节价格。而最后一个主体―――投机资金在有过4月份逼仓的教训后,也不愿但凭资金实力贸然逼仓,而是需要顺应基本面发展来操作。当前以美、日经济为代表的宏观经济环境逐渐转暖,而全球天胶的库存又在供应旺季保持历史低水平,这就势必增加了资金主力对即将进入供应淡季的全球胶市供应紧张的预期。东京胶走势正是这种天胶市场大环境的代表,这也解释了由投机资金控盘的沪胶市场为何近期与东京胶表现出较强的联动。
如何消化其它几个主体可能对资金主力推动趋势产生的影响,笔者试做以下分析:首先,生产商的供应压力可以通过时间来解决,毕竟天胶一过10月,供应淡季就会来临。其次,消费商的疑惑可以通过不断上涨的国际胶价来解决,毕竟全球橡胶存在供应缺口,卖方市场中买方的脸色不是很重要。上述两方面作用属于基本面的实质利好,顺应这样的利好来推动价格,势必会大大减小政策干预的阻力。至于关税和配额,需要明确的是,关税的作用仅仅是改变进口价格,配额增加的作用只是减少了进口套利成本,均与国际市场的宏观供求格局无关。两者最迟将在10月底公布,一旦关税调整将对价格产生一步到位的作用。
综合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沪胶价格具有影响的主体,其影响力可以通过时间推移慢慢淡化,这也是资金主力为什么在天胶价格运行到前期高点后蓄而不发的主要原因。一旦关税政策明确后,天胶市场就将酝酿新的升浪;而在供应淡季来临时,价格将再次出现波澜壮阔的上涨。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天胶酝酿新升浪
- 时间: 2003-09-26 08:48:38 作者: 阎嘉 来源: 《中国证券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