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新榨季天旱减产拉高糖价 市场回暖糖商兴奋
  • 时间: 2004-01-13 08:43:29    作者: 作者:侯小健 王英俊    来源: (海南新闻网    点击:
  •   海南新闻网1月13日消息:从事食糖经销多年的黎先生近日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看来今年糖市有戏,食糖行情比上榨季好多了。”

    进入2003跨2004榨季,国内糖价走出低谷,出现喜人的小幅攀升。去年11月下旬后,国内糖厂全面开榨,糖价基本维持2800元/吨左右的价位,近段时间基本稳定在 2700元/吨-2800元/吨之间(销地价),比上榨季同期每吨增加250元至300元左右。 昔日“寒气逼人”的糖市,有了些许“暖意”,一度心灰意冷的糖商又打起了精神。

    天旱减产拉高糖价

    据业内人士分析,糖价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求量。本榨季糖价略有回升,主要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国内不少产糖区遭遇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导致甘蔗单产偏低。全国糖料普遍减产,北方甜菜总产量减少近50%,估计全国糖料减产10%-15%左右。市场供应吃紧,价格自然攀升,糖价回归到合理的价位。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印度、澳大利亚等产糖国食糖减产也成定局,预计全球食糖产量将由上榨季的1.4969亿吨降至1.4785亿吨,而消费量将从原来的1.3929亿吨增至 1.4267亿吨。这对国际期糖市场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从国际糖市看,目前国际糖价维持在6美分/磅左右,相当于2300元人民币/吨。而国际运费居高不下使现货市场交易驻足不前,由于成本过高,一般贸易进口糖一时难以挤进国内市场,对国内糖市暂时不会构成威胁。

    糖价看涨,还得益于国家加大打击食糖走私力度,控制走私糖对市场的冲击。同时,国家继续对糖精实行限产政策,为食糖腾出了市场空间。

    企业有望扭亏为盈

    本榨季糖市开局良好,使我省制糖企业有了喘息机会。

    省糖协日前召开全省榨季中期生产交流分析会,大家对后期糖市充满信心。他们说,食粮要能保持这一稳定的价位,今年有望扭亏为盈。

    据省糖协有关人士介绍,上榨季因食糖产量大增,糖价低迷,我省大部分糖厂陷入亏损,个别厂勉强保本经营。本榨季全省共有23家糖厂开榨,至去年12月底止,全省共榨原料蔗106万吨,产糖11.9万吨,食糖产量比上榨季同期减少14263吨。现已销5.9万吨,产销率达48.9%,同比减少21.08%。原料收购价基本与去年持平,良种蔗145元/吨-170元/吨,普通蔗130元/吨-155元/吨。

    另据了解,虽然今年甘蔗总产减少,但糖份有所提高。加上各厂充分挖掘潜力,大部分糖厂安全率高达98%,效益明显提高。

    本榨季,全省砍、运、榨秩序良好,大部分糖厂实行电脑派单制度,蔗单由电脑自动编排,直接派发给农民,减少中间环节,确保了原料蔗的新鲜度,减少了糖份损失。目前,全省平均产糖率达到11.23%,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西部部分蔗区产糖率接近12%。

    有关专家称,产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意味着全省全榨季有望增加3万-4万吨糖。

    业内人士指出,海南糖蔗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糖税仍是产糖市县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全省每年糖业税均在1亿元以上,农民蔗款收入5亿多元。糖业已成为海南一大富民产业。

    市场莫测还须“练功”

    有专家称,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糖业暴利年代已一去不复返。面对变幻莫测的糖市,企业该如何应对?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后,随着国内食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食糖进口关税下调,进口配额逐年增加,制糖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世界先进产糖国的食糖低成本压力。在这样的复杂大背景下,糖市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产销形势更严峻。

    目前我省制糖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甘蔗糖料种植集约化程度和单产低,大多糖厂生产规模小,平均日榨能力仅1600吨,最小的厂日榨能力仅500吨,远小于其他主要产糖省区糖厂的规模。加上蔗源不足,技术和经营管理落后,制糖企业税费负担重,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省糖协秘书长符致英说,应对挑战的唯一办法是加快制糖企业的改革步伐,优化糖业结构,推进制糖企业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和转制重组,培育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全行业的竞争力。

    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利用企业积累资金,扩建龙力、昌江、春江三家糖厂,规模由原来的1800-3000吨/日增至3800-4000吨/日,同时还拿出1700万元贴息贷款扶持农民种甘蔗,在儋州、临高、昌江等市县扩大种植面积3万亩。该公司常务副总裁吴承安说,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公司实现了规模经营,所属糖厂产糖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成为我省制糖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