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上海期货交易所实现跨越式发展
  • 时间: 2004-01-14 09:01:0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2004-1-13)

    在规范运行中2003年实现成交金额6万亿元

    200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规范运行中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全年成交期货金额突破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金额的56%。

    上海期货市场全面丰收

    去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为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日益强化,企业及投资者对避险工具多样化、投资标的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有关方面参与期货交易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从而为期货交易的活跃和规模的扩大注入了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期货市场在经历清理整顿之后,法制进一步健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交易品种不断优化,经纪公司资质不断提升,投资者队伍整体素质逐渐提高且交投趋于理性化,这些因素,为期货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复苏形势看好等因素所引发的基础性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及大幅上升,又进一步推动了期货交易的活跃。

    在一系列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截至去年年底,上期所积存资金比上年增长137%;客户开户总数达11万个,比上年增长83%,投资主体结构也有新的改善;套保交易量比上年增长121%,达365万吨,其中铜166万吨、铝128万吨、天胶71万吨,单边计算分别约占我国年产量的46%、13%、72%,市场功能逐渐发挥;而且,该所三个品种交易全面活跃,6万亿元成交中,铜、铝、天胶分别占36%、5%、59%,按同比计算,除铝持平外,铜、天胶分别增长达135%和789%。

    去年,上海期货市场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上海期铜价格作为全球期铜三大权威报价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上海期胶价格对国际胶市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国外众多公司和投资机构纷纷来电咨询,并表达了急切希望入市的意向;智利铜管理部门、泰国金融管理部门分别以不同方式对上海期铜、上海期胶行情等信息表示关注;此外,海外有关刊物专文对上期所风险控制机制作了推荐,国际上多家有影响的交易所、行业组织及论坛,也进一步扩大了与上期所的交流合作关系。

    规范运行再上新台阶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期货市场实现的6万亿成交,是在规范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的。

    去年,上期所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全局这个导向,把控制风险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摆在市场一线监管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规范运行,发挥品种优势,做了大量扎实工作。该所在深入市场调研,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9个业务细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及时对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基本满足了交易量翻番的运行实际需求,为市场容量的扩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003年,国内期货市场出现了难得的资金净流入的局面。如何在市场资金扩容的"诱惑"下,处理好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间的矛盾,对于期货市场一线监管机构------交易所来说又是一次现实的考验。"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定要把虚的、浮的成分挤出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上期所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去年先后组织了2次涉及面较广的例行检查,查处违规行为19件次,涉案金额204.2万元,大大净化了市场环境;办理司法机关业务查询事项89件次;发出大户报告通知书21份;组织对39家期货经纪公司和营业部进行了业务检查;办理司法协助事项11件次;在已建立的跨地区合作监管网络基础上,又与中国证监会的另外6家派出机构签订了"期货市场监管备忘录"。

    在承担市场组织者监管职能的同时,上期所还充分履行了促进市场诚信环境建设的社会职责。2003年7月,新的期货司法解释出台后,该所及时组织多次业内学习交流活动,并积极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监管资源的要求,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举办了首次针对法院系统的期货知识和法律适用业务培训。2003年12月,上期所发出通知,调整了2003年会员评优办法,以市场发展与合规经营并重,代替了以往只注重交易规模的单一评选模式,再次向市场传递了发展要与规范并重的信号。

    风险管理水平在考验中提升

    去年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波动,而上期所经受住了这个考验,且在考验中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2003年4月10日,面对天然橡胶市场近3个月份合约价格连续跌停、风险集聚的严峻考验,上期所依据大量客观数据,对风险性质、程度进行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在法规框架内大胆创新,采用市场化办法沉着应对,有效化解了风险,遏制了过度投机,实现了交易的平稳过渡。此举为防范和化解交易风险提供了新鲜经验和成功范例,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驾驭市场复杂多变局面的能力显著提高。

    为了使风险控制手段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去年以来,上期所在加大市场检查、查处力度的同时,一方面健全了科学监测、动态分析、实时控制三位一体的监控系统,以科学化的方式把市场风险调节在可控范围内;另一方面,该所对交易规则及细则进行了系统梳理修订、健全了风险控制机制,创新地引入了风险警示制度,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贴近市场的风险管理理念。2003年12月,上期所又开始引进国际成熟、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这一名为"SPAN"的系统代表了国际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现代风险控制技术,并已在美、英等国外交易所广泛应用。这套系统的引入和建设,不仅能满足上期所当前交易品种风险控制的实际需要,还能进一步适应今后多种类型衍生产品共同交易的前瞻性要求。至此,上期所的风险控制手段逐渐实现了由人为管理向制度管理、科学管理的转变,其风险管理水平已居国内前列。

    上海期货交易所简介

    上海是我国期货市场试验起步最早的地区,1995年期货市场整顿,批准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及由石油、建材、农资、化工四家合并组建的上海商品交易所为试点的期货交易所;根据国务院1998年8月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期货市场的要求,上海三家交易所实行合并,组建上海期货交易所,受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督管理,于1999年12月正式营运。

    上海期货交易所是依照有关法规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履行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能,按照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铜、铝、天然橡胶等三个品种的标准合约。

    上海期货交易所现有会员200多家,其中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占80%以上,已在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通远程交易终端200多个。上海期货交易所营业场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依托上海金融、经济、贸易、信息中心建设的优势,向着建成规范、高效、透明、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的综合性交易所的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