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加工业是海南农垦工业的龙头,而在众多的场办橡胶厂当中,八一总场橡胶厂则是场办橡胶加工企业的“大哥大”。2003年,该胶厂加工干胶总量一举跃上了超万吨的新台阶,并荣获海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企业、核心竞争力50强企业和质量信得过十佳企业,生产的5号标准橡胶(SCR5)荣获海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利用橡胶原乳,应用生物凝固技术生产近500吨的子午线轮胎胶、航空轮胎胶,深受用户好评。
记者涉足该厂采访时正值冬天时节,尽管寒风细雨交加,但这里的生产依然热火朝天、繁忙而有序地进行着。踏入厂区,只见路边的墙壁上,“质量是生命、降耗是效益、安全是保障”等字样引人注目;厂部办公室里,“抓质量、降物耗、保安全、增效益”的经营方针映入眼帘,悬挂的锦旗、荣誉证书使人目不暇接;走进各个生产车间,只见生产制度、安全措施、工作守则等样样俱全,各个生产岗位的工人都在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着,内心的感慨油然而生。
“橡胶加工是农场橡胶产业生产链的终端环节,关系到橡胶产业的做大做强,也关系到农场的增收增效。千方百计提升产品质量已成为胶厂务必殚精竭虑履行的根本职责和重要使命。”身为胶厂厂长的吴承红认识上到位,在工作上更是扎扎实实。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把该厂生产经营以及企业管理等情况全盘托出。
该厂是八一总场直属二级工业企业,承担着全场橡胶加工任务,总场对胶厂实行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安全生产为主要指标的抵押承包经营。在一年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厂领导班子始终立足于做大做强橡胶产业的高度,从维护与发展总场整体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好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和搞好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以积极态度切实抓好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与安全生产,下大力气强化经营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加强队伍建设,整合生产要素,已成为该厂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条主线,也是对产品质量、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实施有效监控的保障性措施。他们既认识到人是最为活跃、最有潜能的生产要素,在实际工作中也善于运用科学管理这一杠杆来稳定民心、汇集民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激发人的能动作用,齐心协力搞好生产经营。
该厂把抓好学习培训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内容。利用非生产期集中时间与精力,组织全厂职工进行相关理论、职业道德、专项技能和安全生产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思想意识和生产技能,增强大家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岗位工作责任感,从整体上抓好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以适从生产经营的要求。
该厂把干部身体力行、一级带好管好一级作为具体且灵活的管理形式。为了发挥干部管理企业和协调生产的能动作用,厂党委从明确干部工作职责和强化考评、奖惩机制入手,促进干部面对生产转变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以真抓实干精神抓生产;严格执行厂领导、科室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和车间干部带班跟班制度,促使干部各负其责地深入生产一线抓好生产现场管理。在工作中,广大干部以学习上的宣讲员、生产上的带头人和管理上的协调员的良好形象显现在职工面前,既积极带领广大职工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又及时化解职工中出现的思想疑虑,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新问题,从而把全厂的生产经营引上紧张有序高速运转的轨道。
该厂紧紧围绕“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的经营目标,相应制定与完善了岗位工作责任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违反制度处罚规定等。与此同时,把相关制度与规定纳入岗位责任,采取胶厂与科室、车间,车间与班组,班组与岗位逐级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层层落实责任,扩大制度覆盖面和加大规定约束力,促使职工按制度行事,照规定进行操作,积极主动地把各项生产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实行全程控制,强化质量管理,是胶厂经营管理的着力点,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举措。他们深谙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哲理,也深深懂得质量源自管理的奥秘所在。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天然橡胶国家标准GB/T19000―I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规定,把管理的触角全面伸及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大力度抓好三个重点生产环节的把关。
为了把好胶乳质量关,该厂组织全场收胶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与强化教育,要求各收胶站认真做好胶乳回收工作,严格按照胶乳保鲜方法进行操作和合理加氨;要求押运员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具体措施,保质保量押运胶乳;要求司机做好车辆维修保养,保持车况良好,确保胶乳按时进厂;对进厂胶乳进行严格抽样检查,将结果公布于众,并兑现奖罚。使一年进厂的4万多吨胶乳,质量保鲜率达到99.8%以上。
为了把好加工质量关,该厂从凝固工序着手,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切实加强各道工序的管理。对于胶乳凝固,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原乳性质合理调节胶乳浓度,根据胶乳中氨含量准确加酸进行凝固并及时喷洒抗氧化剂,确保胶乳凝固完全,凝固质量好;对于造粒工序,则以胶粒大小、胶料松散度、装箱高度和胶料含水量等作为控制指标,督促工人严格控制好造粒工序点,正确使用松散剂,按标准高度装箱,把大小均匀、松散适宜的胶粒送往烘干工序;对于产品烘干的管理十分严格,要求工人把乳标胶干燥温度控制在120度,凝标胶控制在110度,每批胶料干燥时间控制为30分钟,确保产品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指标的提高。
成品质量是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为做到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该厂对烘干出来成品质量的把关更为严格。要求质检员对每车成品胶包从4个角和中间位置各取1包进行切包检查,如发现有质量问题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转序处理;要求包装工人保持包装场地干净清洁,彻底清除胶包外表附着物后进行包装;要求检验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六项理化性能指标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量化物耗指标,节约生产成本,是该厂严防原料浪费,杜绝跑、冒、漏、滴等现象的科学手段。为把物耗降到最低限度,该厂对氨水、甲酸、重油以及维修费等实行量化指标控制。如氨水的发放依据各队胶站上年使用氨水总量和干胶产量制定今年的供应计划,并根据实际产胶增加与减少做适当调整,避免氨水的滥发乱用;甲酸的使用,严格依据测定的胶乳含氨量实行等量添加;重油的控制则抓落实增加沼气量减少重油使用量这一关键性措施,以每吨胶供沼气30立方米为废水班的奖罚指标,激励他们认真做好沼气设备以及管道的维修管理,充分利用乳清循环提高沼气产出率。从而使2003年的氨水、甲酸、重油以及维修费的耗用都比去年减少,使全年每吨干胶直接加工费比去年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实现了节能降本增效。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强化企业管理 力创优质低耗
- 时间: 2004-01-05 08:57:06 作者: ■ 本报记者 洪吉华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