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热卖”京都的背后
  • 时间: 2004-01-07 08:48:0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热闹了3天的2003年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北京交易周,终于在隆冬的北京降下了帷幕。能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京城,全面展示海南健康岛的形象和海南无公害农业的魅力,其本身就有着许多的新闻卖点。这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精神,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产品交易会的本身,它带给人们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担当此次产品交易会主角的海南农垦,收获的也不仅仅是卖出了多少产品,而是向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展示海南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的实力和形象的一次最好的机会。3天时间虽短,但留给人民思索的东西却很多。

    热点:北京城热卖“海南”

    元月的北京,天寒地冻,银妆素裹,寒气袭人,但这一切都没有减弱北京人谈论海南的热度。海南热的兴起,缘于1月4日至6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国农业展览馆3号馆内举办的海南热带农产品交易会。虽然是寒冬时节,但这里却是瓜果飘香,鲜花怒放,春意盎然,一片南国景象。一位在农展馆工作了几十年来的工作人员说,像你们这样搞展览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他所说的第一次就是将鲜活的果树、鱼、水果等产品搬到展馆展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北京人告诉记者,能在冰天雪地里的北京,看到果缀枝头的椰子树、芒果树,能够品尝到来自海南的新鲜水果还是头一次。一些没有到过海南的北京人说,他们看完了展销馆,就尤如闻到了海南的椰风海韵,品尝到了南国的美味佳肴,好似到了一次海南游。一些少见到热带水果的北京人,对来自海南的热带水果充满新奇,他们不断地提出许多好奇的问题,如火龙果这花还开不开;扬桃这这么多的棱角怎么吃;菠萝蜜是水果还是蔬菜等等。在3天的展示中,每天到展馆的北京人多达数千人。许多没有到过海南的北京人,当他们参观完展馆后均表示,一定要到海南去看一看,真正感受一次南国海岛的风光。可以说,这次农产品交易会,海南在北京是热卖了一回。

    亮点:中心馆热销“农垦”

    “农垦的橡胶在哪里?”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卫留成一进入中心馆就问开了。他说,中心展馆代表了海南形象,农垦对这次的海南农产品北京交易会成功举办功不可莫。

    “农垦今年仍是唱主角,中心展馆布展得很好,成功展示了海南的实力。”海南省副省长江泽林多次夸奖农垦。

    “看来看去,还是农垦展馆最大气。”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感如此叹到。

    “一跨进中心馆,就像来到了一个热带水果王国,使人联想到遥远的海南。”一位农展馆的工作人员发出如此感言。他说,北京也有个热带王国参观园,那里门票50元一张,你们这里收200元一张也不会贵。

    在连续3天的交易会中,像这样对中心展馆的赞誉声实在是太多太多。占地900平方米的中心展馆是由海南农垦承担布展的,它是整个交易会展馆的中枢,更是全面展示海南农业和海南形象的综合性展馆,同时也是全面推介海南农垦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人们一跨进中心展馆,“健康岛,无公害”六个金色大字,在27幅高达3米,长9米,最长超过15米的巨幅灯箱照片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瞩目。贴着各生产企业商标的各类热带水果、鲜花、瓜菜、茶叶、胡椒等产品,挂满果实的椰子树、柠檬树、芒果树,使整个展馆显得琳琅满目、生机盎然。更奇的是橡胶树也“种进”了北京城,吸引了众多没有见过橡胶树的人的眼球。许多人说,看了中心展馆,知道了人们为什么把海南称之为美丽神奇的宝岛,也知道了在岛上有一个物产丰富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叫做海南农垦。

    中心馆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多的赞美之声,主要在于已积累了丰富布展经验的海南艾迪国际广告公司,在承担中心展馆的设计布展中,大胆采用了国际流行的现代展览技术,通过运用活植株、灯箱、宣传片等各种形式,既有效地凸现了此次交易会“健康岛,无公害”这一主题,又营造出了海南独有的热带风情风貌和浓郁的热带农业景观,使整个展馆显得气势宏大精美,富丽堂皇而不俗。另一原因得益于上京参观团成员在现场向客商的大力推介。公爱农场场长陈少阶特意带着两箱公爱产的芒果到现场推销,他一边向顾客派送芒果和宣传册子,一边推介海南农垦。当北京凯模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淑云品尝完公爱的芒果后,当场与陈少阶达成合作意向,拟将在北京的几家超市同时销售公爱芒果。像公爱这样达成合作意向的还有许多家企业。南阳农场通过与客商广泛接触,初步达成合作开发胡椒籽、胡椒碱、胡椒油的合作意向。此项目如果合作成功,必将带动整个海南东部地区胡椒产业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胡椒的经济效益。在现场推销本企业产品的还有南新农场场长吴清雄,南田场长彭隆荣,红光农场场长郑重强、万嘉果农庄经理庄义民等等。几天来,通过现场品尝和洽谈,垦区先后与大连成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了年出口500吨胡椒的出口意向;与天津一水果公司达成5000吨的绿橙购买意向;与河北邯郸龙腾速冷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上百吨的柠檬出口协议;与北京新发地一水果批发商达成常年供应大枣水果意向。在3天的交易会中,全垦区共达成了2亿多元的产品销售协议。

    卖点:海南农产品潜力有多大

    首次走出海岛,在异地以实物形式举办农产品交易会,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那么,其成功的背后,还有哪些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卖点”呢。

    卖点之一:精心组织是成功的关键。省农垦总局对此次上京参展极为重视,总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参展有关事宜,分管领导亲自驻京抓布展。51个参展单位积极组织货源。万嘉果在去年12月就组织了20多万公斤的大枣、扬桃、绿橙等产品。南田农场组织了200多公斤的芒果,印刷了数千册的宣传册子,雇请专门的礼仪小姐作为南田的形象大使,现场发放南田宣传资料,播放南田宣传电视片。全垦区此次共组织了30多吨水果瓜菜进京参展,是海南所有参展单位组织农产品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单位。此次展示会不同于往年的还有被北京人称之为一大创举的是将椰子树、橡胶树、芒果树等活植株成功搬运到气候寒冷的京城。为了确保活植株运到北京不枯萎,艾迪公司经理欧宗文特意带上一些样品,从海南赶汽车到北京做试验,摸索出了远输活植株的气温和保鲜方法,使此次农展会能够成功将椰子树、橡胶树、芒果树、槟榔树、柠檬树等生长于热带的树木“栽进”了北京城。这一成功的尝试,既为此次异地“冬交会”增色,也为下一届“冬交会”的异地举办提供了经验。

    卖点之二:会展经济潜力巨大。这次到北京展销的许多热带水果,北京市民平常难于见到,以致于一展出,便引起了市民们极大的好奇心。再则,许多到场的客商认为,参展的产品肯定是最好的东西,于是,便出现了产品热销京城的情景。万嘉果农庄是这次会展中卖出水果最多的一家农垦企业,也是受益最大的一家企业。在30平方米的销售窗口,他们第一天就卖出了5万多斤的水果,有些客商一次性就批发200多箱大枣。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在3天的展销中,他们每天都空运2万多斤水果投入到展销会上,所有产品全部销售一空,许多没有买到产品的客商寻问万嘉果在北京有没有销售网点。他们所带去的5000多册宣传册子也被索取一空。白沙农场的2万多元茶叶一摆上展台,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全部售罄。红光农场拉去的1万多公斤“福山牌”大枣在开幕式的当天就全部卖光,平均每公斤的售价超过10元。海南水果在北京市场有这么好的销售行情,是许多人没有预想到的,以至于后悔当初带去的产品太少,错过了商机。有关人土认为,会展经济潜力巨大,今后垦区参加“冬交会”,应由目前的展示为主转变为以销为主,在向内地市民和客商展示和推介垦区农产品的同时,卖出更多的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卖点之三:增强了发展热带种植业的信心。许多到现场参展的企业领导在谈到这次上京参展的感受时,都不约而同讲到他们看到了海南发展热带水果种植的前景,增强了信心。南新农场送展的五彩辣椒、四凌豆、南瓜等无公害产品深受北京市民欢迎,该场场长吴清雄说,通过北京之行,使他看到了海南冬季无公害瓜菜在内地市场的广阔前景,也更加坚定了把南新农业做精的决心,不断地为三亚市以及全国各大中城市生产无公害的反季节瓜果菜。红光农场场长郑重强谈到,没想到红光大枣这么受北京人喜爱,这说明红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大枣项目是正确的,今后他们将加强大枣种植基地的管理,更进一步地提高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大枣真正成为富裕职工的一个新兴产业。新进农场近年来种植的热带水果即将进入生产期,场长罗铁瑛这次特意带队上京观看交易会,目的就在于考察市场。当他看到北京市民十分喜欢海南绿橙时,表示回去后要大力扶持职工种植。万嘉果农庄总经理庄义民谈到,海南无疫区,健康岛这一品牌,极大地提升了海南水果在北京市民心中的地位。从中得到启发的他更加坚定了发展水果产业的信心,力争将万嘉果品牌的系列产品打进全国各大中城市。

    启示之四,大力组建行业龙头,积极实施龙头带动。这次交易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展示了海南的各类热带水果,使北京市民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了海南的热水果。但这样的展销售活动每年只能有一次,且时间较短,很难满足市民的要求。许多市民都建议一些农场在北京设立产品直销点,建立销售连锁店,实行送货上门服务或产品批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在总局的政策扶持下,组建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直销网点,专门销售海南的热带水果。万嘉果农庄拟计划在北京设立产品销售站,实行长年供货,以此带动垦区水果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行业龙头的组建,搞好产品的深加工,延长水果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水果的经济效益,使之真正成为富裕职工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