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4期货市场十大看点
  • 时间: 2004-01-08 08:42:32    作者: 记者 许峻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点击:
  • 在2003年成交金额创造历史纪录之后,2004年的期货市场,仍然让投资者充满期待。细细盘算一下,这一年中,最有希望成为现实的十大看点,分别是:

    一、玉米、棉花、燃料油等期货新品种上市

    毫无疑问,期货市场中最能吸引眼球的消息,是新品种的上市,尤其是石油期货的上市。展望2004年,燃料油、棉花、玉米等期货新品种有望分别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其中,燃料油期货因事关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因此,近期上市准备的步伐明显加快;而棉花、玉米是原定于去年上市的新品种,这两个品种今年的上市,应该说已经没有悬念。此外,混合小麦、白糖、豆油等品种,也有望从今年起逐渐上市。

    至于投资者十分关心的国债和股指期货,目前看来,这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如果今年能够出现一些权威的说法,那么,这无疑将成为期货市场的一大惊喜。

    二、修改《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完善法规体系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让期货业"打官司"有了明确的指引。今年,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指出,2004年,监管部门还将把完善期货市场法制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将积极促进《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法规的修改,积极配合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为市场发展创造好的法规环境。

    此外,在清理整顿时期形成的一些政策法规,有望逐渐调整或废止,令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进一步理顺和与国际接轨。

    三、市场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今年新上市的强筋小麦,新崛起的天然橡胶,以及刚启动的铝,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交易日趋活跃,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相关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品种有望和铜、大豆、硬麦等老牌品种一样,对相关行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这些行业形成国际竞争力。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玉米、棉花、燃料油等大品种一旦推出,其运行情况更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今年,中国期货市场将在更多领域争夺全球性定价中心的地位。继铜之后,上海铝市也有望成为亚洲的定价中心;上海天然橡胶市场有望全方位赶超东京。铜、大豆等品种,虽然今年还没有挑战CBOT、LME龙头老大地位的实力,但是,在某些指标上接近或达到这些市场的水准,却相当有可能。

    五、大牛市行情仍将延续

    三大原因令今年全球性商品大牛市仍将延续:世界经济向好;美元持续贬值;全球物价处于上升周期。因此,虽然今年期货市场未必会出现去年那样的"井喷"行情,但整体上行仍将成为基调。

    六、实现30%以上快速增长

    如果今年能够上市更多的新品种,再加上牛市之中交易比较活跃,今年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有望实现30%以上的增长,从而在去年实现翻番以上增长的较高基数上,更上一层楼。而且,今年,期货经纪公司的效益有望明显改善,真正迎来行业的春天。

    七、期货业成为"好"行业

    不可否认,期货业以往一直背着"炒作"的恶名,而随着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期货业也有望像证券行业那样,逐渐形成良好的形象,并吸引优秀人才流入,成为受人尊重的,有吸引力的行业。

    八、风险防范手段更多,更及时

    过去,期货市场偏重于合规性的监管和事后查处,今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查处将三管齐下,努力做到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早预警,及早化解,把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这一思路,2004年期货市场将全面强制实行保证金封闭运行,逐步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评估公司风险的指标体系;进一步落实实名交易,完善大户报告制度。

    九、全国市场逐渐一体化运行

    随着新品种的上市和成交的增加,期货市场现有分割的结算体系,使得市场安全与资金的效率都受到限制,因此,今年我国期货市场将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统一的结算体制。

    十、双向开放的深入

    今年,更多的企业有望被批准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同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我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期货市场有望像证券市场那样,也出现QFII,即让有现货背景的境外企业通过合理途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