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上海出现“保健农业”
  • 时间: 2004-01-09 08:37:1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粤港信息报    点击:
  • 上海农业部门的专家说,他们正在借助社会力量,将大豆开发的增值链向保健品行业延伸,最终将形成具有大都市优势的“保健农业”。

    专家说,这种“保健农业”只要发育健康,就有望解决两大产业难题:一是传统农业增值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目前国内保健品行业后劲不足的问题。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最近与大型民营企业铭源集团合建了大豆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利用上海大豆种质资源库的优势,进行优良种质的筛选,形成稳定的大豆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在严格的质量检测技术之下进行大豆异黄酮、皂甙等营养物质的生产和加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顾晓君研究员认为,我国传统农业增值链过短,已严重影响其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但大豆加工目前基本上停留于每年1900多万吨的大豆油生产。发达国家早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大豆磷脂、异黄酮等精深加工产品,在我国还属初级开发阶段。“中国大豆在种质资源、生产面积等方面尚有优势,这种优势亟待向后道加工延伸,要使增值程度最高的保健产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之内”。

    保健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保健品业往往是“一招鲜”,靠一个孤立的科研成果、一时密集的广告效应进行一时集中的销售,后劲明显不足,根子在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持续开发跟不上。虽然目前大豆深加工产品异黄酮在各地逐渐形成“开发热”,但如果没有源头的农业开发技术作支撑,还是很难形成优势产业。

    顾晓君说,目前由两家单位合作成立的大豆研发中心,已承担了国家大豆加工产品生产标准的制订项目,最后的产品开发目标是大豆营养物质提取产品和添加此类营养剂的功能大米、功能面包等产品。此间农业部门人士说,此类“保健农业”特别适合在大都市发展,具备综合的都市产业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