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把橡胶基地“保卫战”进行到底
  • 时间: 2004-10-26 09:02:3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中瑞农场胶园的哭泣声传遍了海南四分之一的大地,刺痛了百万农垦人的心,农垦人为橡胶基地的前途捏了一把汗,伤心、难过、担忧……这一切引发了新一轮殊死的橡胶基地“保卫战”。这场“保卫战”没有弥漫的硝烟,也闻不到枪声与炮声,但却清晰地听到了百万农垦人发自内心的呐喊,一百万颗对橡胶事业无限赤诚的心在加快跳动,此时此刻把对橡胶的爱提升到新的境界。   橡胶入国100年,是建国初期农垦人才在爱国华侨试种成功的热土上翻开我国橡胶规模发展的新一页,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破除迷信超越禁区的凯歌。为了橡胶,农垦三代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如今已有10多万人退了下来,每人月平均退休金不足300元,但无悔无怨,觉得自己一辈子给橡胶的付出值得,当他们听到胶园哭泣时,个个为基地的前途和命运深感忧虑,强烈呼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基地巩固和发展。因此近段时间不少农场喊出“吃橡胶饭的人都要懂橡胶管、养、割技术”。这提法的普及度在半个世纪农垦发展中还是第一次听见。毫无疑问,全面贯彻落实技术规程是这场“保卫战”的第一要务和目标。又有些农场提出保护橡胶的问责制,从工人到领导机关对橡胶的命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层层问责、人人负责并设有考核硬指标。这也未曾见过。有些农场每个割胶树位设立练兵树桩,坚持天天练兵提高割胶技术的创造性做法,显示出强化技术的关切度比半个多世纪来任何时候都深得多;我们的胶工收入本来就不高,举家生活几乎全寄托在胶树上面,他们却俭吃节穿毫不犹豫地掏自己的腰包为自己长期承包经营的胶树买优质农家肥,这是海南农垦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气象。而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车上总离不开一把锄头,每到胶园深处,总是习惯地下来挥锄刨刨挖挖,生怕橡胶吃不饱,多深的橡胶情怀。一场规模空前的橡胶基地“保卫战”,表现出百万农垦人对橡胶事业的热爱。笔者作为农垦的一名老兵,闻后尤感肃然起敬。    1952年海南农垦创建,在半个多世纪的征程中,经受了十分严峻的考验,谱写了一部中国天然橡胶发展史,从广义上讲半个多世纪来农垦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场绿色“保卫战”,其中受到非议最多的是农垦开荒种橡胶破坏生态环境,这种争论第一的回答人是曾担任局长的陈新同志,他以铁的论证批驳了破坏生态论,为基地的发展壮大立下功劳铺平了道路,现在科学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是:橡胶覆被、落叶与养分循环等方面与热带雨林系统最接近,是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为垦区生态与经济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科学结论为几十年争论划上了句号,这对农垦人毕生奋斗的橡胶事业和执着精神,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安慰。   海南农垦的历史是一部保卫绿色的战史,是一部超越禁区探索规模发展中国天然橡胶的战斗史,几代人共同的心愿是橡胶基地的巩固和壮大,几代人最清楚建设橡胶基地的艰难,当我们听到胶园哭泣时,时代的责任促使我们把这场绿色保卫战进行到底,这也是农垦人献给橡胶入国100年和建国55年的最好礼物。    (邢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