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决抵制进口废旧轮胎
- 时间: 2004-11-08 09:36:07 作者: 中国化工报评论员文章 来源: 中国轮胎橡胶资源网 点击:
-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要求进口废旧轮胎的声音又起,橡胶行业及化工和橡胶的一些老领导皆认为不可。为此,中国化工报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采访,并将采访报导刊登在2004年10月22日的第一版。现予以全文上网,以期进一步引起决策部门和全行业的重视。
随着能源、资源和环保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增大,循环经济的概念越来越被重视,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因此已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循环经济这面大旗帜下,目前国内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要求进口废旧轮胎。
废旧轮胎能进口吗?对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表示坚决反对。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介绍,废旧轮胎既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垃圾,处理好了是可再生资源,处理不好则变为有毒、有害的垃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就明文规定禁止进口废旧轮胎,但这段时间却呼声又起,且国家有关决策部门也在讨论。他向记者表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认为此口坚决不能开。
中国目前每年产生废旧轮胎5000多万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废旧轮胎的产生量还将大量增加。如何防止废旧轮胎对环境的污染,并对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废旧轮胎占废橡胶产品的60%以上,因此废橡胶的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废旧轮胎的处理和利用。目前我国废旧轮胎处理以再生胶为主,但是与环境亲和性最好的轮胎翻新在我国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最近几年间我国轮胎翻新量仅为400万~450万条/年,约为新轮胎产量的3%和废旧轮胎产生量的10%,新胎与翻新胎的比例仅29∶1,远远低于10∶1的世界平均水平。且目前翻新胎以斜交胎为主,翻新质量也较低;全钢胎今年产量将超过1500万条,但全钢胎翻新却刚刚起步,翻新量只有十几万条;占子午胎比重最大的半钢胎翻新率几乎为零。因此鞠洪振提出,目前首先应做好国内产生的旧轮胎翻新和废轮胎综合利用工作,坚决禁止废旧轮胎进口。
鞠洪振分析指出,废旧轮胎不宜进口有四个方面的理由:一是废旧轮胎的处理目前在世界上都是一个难题,国外巴不得将其转移出去。废旧轮胎具有很强的抗热、抗机械性,并很难降解,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染疾病,同时容易引发火灾。从现实看,我国自己的废旧轮胎还没有完全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好,更不该成为发达国家转嫁污染的垃圾场。二是废、旧轮胎很难鉴定区别。国外翻胎企业一般对收购的旧胎先做激光全息轮胎无损质量检测,如胎体没被破坏,则确认是旧胎,可用于翻新,反之则为废胎。而该检测设备价值20多万美元,我国翻胎企业目前根本不可能广泛采用,仅靠目测难以真正区分。三是进口废旧轮胎将直接冲击国内轮胎生产和市场。受利益驱使,进口旧轮胎若直接装车使用,既没有安全保障,使用寿命又短,造成资金浪费,还将直接冲击国内轮胎正常生产,这在过去都有过惨痛的教训。四是对子午胎的翻新和处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远没有得到普及,尤其是子午胎翻新技术与国外差距巨大,而进口废旧轮胎多是子午胎,没有好的技术,不仅翻新质量仍不能提高,且增加了处理难度,同样也增加了垃圾。
由于政策性原因,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成本较高,而国外都是政府贴钱支持和促进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发展。一般情况是,政府对回收利用企业免税,废旧轮胎免费提供,谁使用谁出钱。因此对于国内有关人士建议由轮胎生产企业出钱进行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鞠洪振认为不可行。
此外,针对再生胶和胶粉可以代替新胶生产轮胎的说法,鞠洪振认为是一种误导。目前国内轮胎生产工艺配方中,只有轻卡斜交胎和农用胎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20~30份再生胶,斜交胎胎面采用3~5份胶粉,其他轮胎生产中为了保证轮胎质量均不使用胶粉,再生胶也只是作为辅料少量掺用。
鞠洪振最后表示,随着国家限载等政策的实施,可供轮胎翻新的合格胎源将不会成为问题。有关部门和协会应借此机会下大力气抓好轮胎翻新和利用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工艺水平,更有效地实施循环经济。
总之,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方面,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不能因个别人的想法,个别企业的暂时利益要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改国家禁止进口废旧轮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