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存在三大短缺和一大根本性矛盾
- 时间: 2004-12-14 09:19:4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财经专讯》 点击:
- 如果说中国经济依然是“短缺经济”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因为在中国现在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几乎都是供过于求。但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近日却指出,如果把公共商品也考虑在内,中国依然是“短缺经济”。首先就是社会保障短缺。社会保障是个公共品,是按要素分配的平衡器。由于现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使得老百姓有了钱也不敢花,有钱就去存银行。银行看似赚了钱,其实赚的是失业。因为那么多钱转化不了投资,转化不了销售,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只能成为库存,生产这些产品的工人就会失业。第二大短缺就是教育短缺。一些地方义务教育不义务,于是家长只得为孩子的教育存钱,于是大量教育进口(即送孩子出国念书)。刘福垣表示,现在最短缺的教育是实用教育,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说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合理。第三大短缺就是房地产短缺,缺的不是高档商品房,而是普通工薪住宅。创造中国60%GDP的中国产业工人,他们的工资里并没有包含购房资金,只有租金,但现在许多地方还没想到要替他们盖他们租得起的房子,这缺口一年有3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他还特别指出,中国许多经济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工商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中国经济一大根本性矛盾。目前,中国城市工商业生产方式已经和欧美差别不大,没有时代差别,最多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别,但农业生产方式还是相当落后,根本没有竞争力,它和城市生产方式是两个时代的差别。中国经济的短缺和矛盾,必须靠发展才能解决,所以中国经济必须加快发展,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不会放慢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