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黄海橡胶科技创新显成效
  • 时间: 2004-12-20 08:51:0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预计全年降低生产成本4398.1万元, 2004年,黄海橡胶的“品牌战略年”已近尾声。随着收尾工作的展开,黄海橡胶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时,欣喜的看到:除了由响当当的“民族品牌”跨入“中国名牌”的行列之外,最大的亮点就是技术上所迸发出的无穷活力。今年以来,黄海橡胶集团共完成新产品开发67项、改造老产品47项、进行配方试验59项。经过实施大量消化减利因素工作,预计至年底,降低生产成本可达4398.1万元。 今年以来,黄海橡胶集团和其他众多轮胎企业一样,遭到了来自原材料价格猛涨、能源紧缺、银根紧缩以及国家限载力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面对困难的考验,黄海橡胶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坚战,在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应用、新配方设计、消化减利因素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还取得了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呈两位数增长的发展态势。 无论在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应用方面还是配方设计、老产品改造方面,黄海橡胶都重点突出了成本效益。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来开展工作。对出口的全钢胎产品均进行了重新设计,既减少了轮胎重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老产品改造方面,先后采取近10项技术措施来解决全钢胎子口裂问题。据悉,今年全钢胎新产品开发27项、老产品改造11项、配方设计13项。预计年底降低成本达1276.1万元。半钢胎今年开发的最新产品有ST系列、轻卡系列、白胎侧系列,新产品紧密的贴近了市场,并有力的支持了出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刚刚通过青岛市经贸委和市科技局鉴定的新产品――安全抗滑高性能轿车子午胎胎面胶配方设计,不但紧跟了轮胎行业配方设计的最新的技术课题和研究,还充分体现了实用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据悉,今年半钢胎新产品开发42项、老产品改造24项、配方设计20项。预计年底降低成本275.3万元。斜交胎的侧重点放在了老产品的改造上,针对国家限载力度的加大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对斜交胎的配套胎进行了技术条件的调整,不但保证了质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及时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据悉,今年斜交胎老产品改造12项、配方设计26项,预计年底可降低成本2846.7万元。 另外,该集团根据原材料价格的变化,通过调整使用比例来降低成本。由于调整及时,原材料价格差别最大时每月可降低成本150余万元。对新材料应用方面,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较好的解决了轮胎因使用造成的部分质量问题,并再一次促进了黄海橡胶技术上的进步。 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还来源于黄海橡胶那些身怀绝技的技术人才。该集团公司技术处全钢轮胎室主任李振刚,担任全钢丝子午线载重轮胎的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工艺管理等工作。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他设计的295/80R22.5、315/80R22.5、11.00R20YS12、285/75R24.5、255/100R16等规格的全钢胎分别通过了青岛市科委、青岛市经委的产品鉴定,已经正式投入生产。其中295/80R22.5、315/80R22.5、285/75R24.5等规格全部出口,技术含量高,结构设计先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累计为公司创汇200万美元。295/80R22.5规格获得2001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315/80R22.5规格获得200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285/75R24.5规格获得200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11.00R20YS12规格花纹因具有滚动阻力小、生热低、乘坐舒适等优点,满足了市场需求。投入生产以来,每年可增加产值1900万元,创利税570万元。由他开发研制的255/100R16轻卡全钢胎,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新产品开发以外,对老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他利用减重技术完成了11R24.5、10.00R20两个规格的技术改造。改造后生产出的轮胎各项性能不但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大大的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节约资金50余万元。 为降低轮胎制造成本,他采用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钢丝帘线作为轮胎的骨架材料。由于新材料钢丝直径比较小,压延的帘布可以比较薄,每年为公司节约原材料成本1400万元左右。 随着品牌战略的实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已经成为黄海橡胶生产经营中的核心“链条”。支撑企业发展的技术人才也成为黄海橡胶向百年企业跨越的坚强后盾,当一个企业的“硬件”和“软件”都具备且性能优良时,它便有了腾飞的条件。